《头脑特工队2》——摆脱情绪枷锁,拥抱自我
如果说《头脑特工1》是带观众回到充满快乐的童年,那么《头脑特工队2》则是将观众带到成长的迷宫。在生活的起伏与转折中,我们的内心常常被各种情绪和声音所淹没,然后被情绪所控制做出一系列错误的行为,这时就需要我们像影片中的主人公莱利一样学摆脱情绪枷锁,学会自我控制。
《头脑特工队2》延续了前作的设定,将情绪拟人化,在莱利的大脑总部中有乐乐、怕怕、怒怒、厌厌和忧忧这五个伙伴控制莱利的情绪,除此之外,随着莱利不断长大,情绪变得更加丰富复杂,乐乐和其他的老朋友迎来了几位“不速之客”:焦焦、尬尬、丧丧、慕慕。这也意味着随着莱利的成长她也需要更多种情绪,这些情绪显然是随着一个人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随着新来的“焦焦”却想创造一个新的莱利,它想要帮助莱利做出它认为正确对她好的决定,给莱利注入了过多的焦虑不安,以至于后面的失控,同时乐乐和老朋友们又被赶走,无法及时阻止,因此在焦焦的控制下,莱利做出了一系列错误的行为:为了加入梦寐以求的棒球队没有履行和好朋友一起的承诺,并且为了迎合新朋友说谎、染头发,在半夜的时候偷偷潜入教练办公室偷看考核评语,甚至在最后一场比赛中在焦焦的裹挟下做出了伤害对手的事情·。
在与他人不断的接触与碰撞中产生和发展的,它们的存在也涉及一个更核心的问题——自我。乐乐他们在努力重回总部的路上,在队友无限负面情绪的压力下最终她也发泄道:“你们知道一直保持乐观有多难吗?我也不是什么都知道”,怒怒也在“保卫莱利比赛前情绪大战”中释放了乐观的一面,承接着第一季从卑怯到勇敢的忧忧在这次的夺回总部行动中起了关键作用……一帧帧场景都带给了我一种“情绪是鲜活的”的感受。最后乐乐他们历经苦难回到那控制中心,在争夺控制权时,乐乐安抚焦焦,告诉焦焦“我们没有资格去选择莱利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后将莱利新产生的自我放了回去,并且诸多情绪拥抱了它。电影的最后九个情绪小人都团结在一起共同控制着总部,他们明白了真正的“自我”应当靠莱利自己建立,而不是依靠“乐乐删除讨厌的记忆”或者“焦焦施加巨大的压力”的手段,他们明白爱莱利意味着放手让她自己去成长,莱利形成了自己的自我,并让乐乐控制她完成最后的比赛。这也让我明白了摆脱情绪枷锁,不被情绪所控制,有自我的道理。
《头脑特工队2》以一种独特而深刻的方式,带我们走进心灵的深处,探索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却深刻影响我们生活的内在对话和情感体验,使我心灵深处产生灵感共鸣。这部影片对情绪的解读,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自己的情感历程。就像忧忧,曾经我也把悲伤视为洪水猛兽,努力逃避它的侵袭,然而,在电影中我看到了忧忧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别样力量,这让我想起自己经历的挫折,比如:考试失利,和朋友争吵后,每一次挑战自我,这些忧伤并非毫无意义,正是这些忧伤让我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不足,去珍惜曾经拥有的美好,它促使我在之后的日子里更加努力地学习,更加用心地经营友谊,忧伤是我成长的催化剂。亦如焦焦,我是个性子急躁、思虑较多的人,在处理事情上我可能会迫切的想尽快完成并且预设好后果,虽然这一定程度上会给我压力,但正是这压力让我做事不拖沓,能够及时完成工作安排。但不管我的情绪如何,这都是我的自我的表现,电影告诉我们的自我是由以前的每一段经历堆叠而成,这些开心的,不开心的经历,都会形成了我们独特的个人自我。
《头脑特工队2》不仅仅是一次视觉和听觉的盛宴,也是一次触出动灵魂的情感之旅,它让我在欢笑与泪水中重新审视自己的情感世界,懂得了每种情绪都有其价值,每一段情感都值得珍惜,这部电影就像一颗璀骤的星星,在我心灵的夜空中闪耀,指引我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喜努哀乐,拥抱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