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销主站
当前位置:互联网+国际关系   >  期末考试  >   作业显示

姓名:杨艺
学号:202226601089
班级:国际2班
提交日期:2025/6/7

《进击的巨人》:自由幻象与历史困局中的存在论反思

《进击的巨人》以热血战斗的华丽外衣登场,却以对人类文明宿命的深刻质询谢幕。这部横跨十余年的史诗动画,通过帕拉迪岛与马莱的百年仇恨,将观众从对“自由”的浪漫想象引向对人性本质的冷峻剖析。当艾伦高喊“把巨人一匹不留地从这世上驱逐出去”时,我未曾想到这“自由”的誓言最终会演变为灭世的地鸣图景。艾伦从怀揣理想的少年蜕变为灭世恶魔的悲剧性轨迹,迫使我直面一个存在主义命题:在历史暴力的轮回中,个体的自由意志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突破命运的牢笼?

 一、自由之翼的异化:从存在主义激情到毁灭性虚无

“那一天,人类终于回想起了,曾经被巨人所支配的恐惧,还有被囚禁于牢笼中的耻辱。”开篇的经典独白奠定了作品对自由的永恒追问。初期,我完全认同艾伦对墙外世界的向往——那是对存在的开放性追求,是人类超越性的本质体现。调查兵团“献出心脏”的誓言曾让我热血沸腾,仿佛自由只需勇气与刀剑便能获取。然而当玛丽亚之墙夺回战落幕,地下室的真相如惊雷般炸响时,我的认知遭遇了第一次崩塌:象征庇护的城墙竟由巨人躯体筑成,而墙外并非荒芜之地,而是充满敌意的人类文明。

艾伦在海岸边的沉默成为作品转折的关键隐喻。当阿尔敏赞叹大海的壮美时,艾伦却低语:“如果杀光海那边的敌人,我们就能获得自由吗?”此刻我猛然意识到,自由已被异化为暴力征服的代名词。艾伦最终选择发动地鸣踏平岛外世界,高喊“这就是自由”的癫狂状态,彻底暴露了自由意志的黑暗面相——当自由失去伦理边界的制约,便沦为权力意志的残酷宣泄。这种异化过程让我陷入沉思:人类追求自由的激情,何以总是滑向对他者自由的剥夺?

 二、暴力循环的宿命:历史幽灵与身份政治的困局

作品对历史暴力的呈现具有令人窒息的沉重感。艾尔迪亚帝国曾用巨人之力奴役世界,马莱复国后反过来将艾尔迪亚人关入收容区,灌输“恶魔后裔”的耻辱身份。这种仇恨的传承在帕拉迪岛破墙时达到顶峰——莱纳等人既是施暴者,也是马莱体制下的受害者。当我看到马莱战士候补生们被迫相互竞争以延续家人性命时,简单的善恶二元论彻底瓦解。

更深刻的是作品对“暴力合理化”机制的揭示。145代王以“不战之约”构筑墙内乌托邦,实则是用记忆抹杀回避历史责任;马莱则利用“恶魔后裔”的污名将艾尔迪亚人物化为战争工具。这些叙事让我联想到现实中的意识形态机器——当历史被简化为单方面的罪恶叙事,暴力便获得了正当性外衣。正如一位观众所言:“城墙体制既是保护人类的屏障,也是禁锢思想的牢笼”。这种体制批判曾让我期待作品提供政治解决方案,但谏山创给出了更残酷的答案:吉克的“安乐死计划”与艾伦的灭世方案,本质上都是对历史困局的绝望逃避。

 三、英雄主义的解构:存在困境中的伦理抉择

《进击的巨人》最震撼人心的力量,在于其对传统英雄叙事的彻底颠覆。埃尔文团长高呼“献出心脏”的冲锋,最终被揭示为满足个人执念的私欲;兵长利威尔在牺牲与拯救间的艰难抉择,暴露了功利主义伦理的冰冷。而艾伦从救世主到灭世者的蜕变,彻底粉碎了热血少年漫的叙事范式。当他说出“我就是想这么做,哪怕毁灭世界”时,我感受到的不是反派式的邪恶,而是人类非理性本质的赤裸呈现。

三笠斩下艾伦头颅的结局曾引发巨大争议,如今想来却是唯一可能的救赎。在“道路”空间中,艾伦坦言自己早已预见未来却无力改变,这种宿命论与自由意志的悖论令人心悸。三笠的选择之所以能终结巨人之力,正因她超越了“奴隶”身份——不是盲目追随艾伦,也不是斩断情感羁绊,而是在爱与责任的辩证中实现了真正的自主。这一结局让我领悟到:英雄主义不在宏大的救世叙事中,而在个体对伦理责任的坚守里。

 四、镜像破碎后的觉醒:我的认知重构之旅

回顾观剧历程,我的情感经历了从激情到幻灭再到超越的辩证升华。初期为立体机动装置的飒爽英姿倾倒;中期为政治阴谋与历史真相震撼;后期则在灭世的道德困境中痛苦挣扎。当艾伦启动地鸣时,我与阿尔敏一样陷入两难:理解其保护帕岛的动机,却无法认同屠杀数十亿人的暴行。

最终话的冲击促使我重新审视作品的悲剧内核。那些指责结局“烂尾”的声音,或许未能领会谏山创的深意——他刻意让阿尔敏的和平努力在结局中显得脆弱不堪:帕岛仍走向军国主义,战争阴云从未消散。这种处理绝非虚无主义,而是对人类文明困境的诚实呈现。正如一位观众反思:“军国主义的钢枪取代了自由之翼,暗示着和平的短暂与暴力的永恒轮回”。这种绝望中诞生的觉悟,恰是作品馈赠观众的思想礼物:唯有直面人性的幽暗,才能在历史的废墟中寻觅微光。

《进击的巨人》以动漫为载体,却达到了存在主义文学的哲学高度。当片尾的硝烟散去,我记住的不只是震撼的画面,更是那些刺痛心灵的诘问:当自由面临伦理的边界,当暴力戴上正义的面具,当爱欲与死亡交织缠绕,人类该如何守护生而为人的尊严?这部作品没有给出廉价答案,却以艺术的方式让我们在艾伦的悲剧中照见自身——每个人都是历史人质的囚徒,但每个人也都拥有在枷锁中选择姿态的自由。这种觉悟或许正是穿越绝望迷宫的阿里阿德涅之线。

“你生下来就是自由的,未来也注定自由”——尤弥尔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