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林自怡
学号:202225703023
班级:国际1班
提交日期:2024/12/8
观《长安三万里》有感---历史长河中的诗意追随
《长安三万里》不仅仅是一部动画电影,它更像是一封写给大唐盛世的情书,一封跨越千年的文化传承。在观影的过程中,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亲眼见证了那个辉煌时代的风貌,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与追求。在影片中,以细腻的画面、深情的配音和深刻的主题,给我们一场视觉上的盛宴,在观影过程中,我体会最多的就是影片中有许多的诗句。
这些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那个时代人们情感的抒发,是对生活、对理想、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它们跨越千年,依然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诗意与豪情。
影片以高适的视角展开,讲述了他与李白等唐代诗人的交往,以及他们共同经历的大唐盛世与安史之乱。长安城,这座千年古都,在影片中得到了细腻而生动的描绘。无论是繁华的街市、热闹的市井,还是文人墨客的聚会、诗词歌赋的传唱,都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诗意与豪情的大唐盛世。这些诗句不仅丰富了影片的文化内涵,也为观众带来了浓厚的诗意享受。
影片中的李白,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他的才华横溢,他的豪情壮志与浪漫情怀,都让人印象深刻。在影片中,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更加立体的李白。电影中,李白常常与酒为伴,他的许多诗歌都是在酒后创作的。他的诗歌中,有许多有关酒的描写,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当李白的《将进酒》在影片中响起时,那种豪放不羁、自信满满的个性仿佛跃然眼前,让人不禁为他的才华所折服。通过诗歌,我们也可以很鲜明地看出李白洒脱的性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我们感受到了李白身上的那股积极向上的力量,同时也给我们观影者带来了一种充满希望的观影体验。李白泛舟在江中说出那句“轻舟已过万重山”时,打动了无数的影迷,再一次让我们感叹诗歌的美与力量,带给我们无限的力量。李白与高适同登黄鹤楼时,看见满楼的诗词歌赋,看到崔颢写的诗词,也不禁感叹诗词的美妙。由此可见,那个时代,诗人才华的横溢。
高适,这位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以其雄健的笔力和奔放的气势,将盛唐时期的奋发进取和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电影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高适笔下那些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以及他们面对战争的无奈和辛酸。
在影片的开头,我们看到高适在军营中画面,高适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但是他也是一位优秀的将领,带领着边塞的士兵驻守在边塞,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家国、亲友和生命的思考和关怀,如《别董大二首》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一句,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也流露出对人生旅途的豁达态度。在影片中,我们也感受到了,高适仕途的坎坷,以及不被重用的无奈。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就是,高适在玉真公主面前展现自己的绝活高家枪法,却不被玉珍公主欣赏,玉珍公主认为有点吓人,高适也感叹到“高家枪法只能让高家枪上阵杀敌,不知道如何让它去讨妇人的欢心”,淋漓尽致的展现了高适的无奈。
影片在结尾处的高潮部分,通过一场盛大的宴会和一首激昂的诗歌,将观众的情感推向了顶点。这场宴会不仅是对高适和李白友情的庆祝,更是对唐朝盛世文化的致敬。而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和豪情壮志,则让观众在感动之余,也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长安三万里》是一部让人深思的电影,它不仅仅是对诗歌的再现,更是对唐代文化的一次探索。通过电影,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诗歌的魅力,也能够体会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那些诗歌,如同诗人的人生,充满了诗人们在那个时代的思想情感。在长安,那些诗歌如同一场梦,穿越了时间和空间,到达了每一个热爱诗歌的人的心中。让我不禁感概,《长安三万里》这部影片让我有了一场诗意的旅程,也让我对于诗歌更加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