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邹航帆
学号:202226001101
班级:国际2班
提交日期:2024/12/20
《梦回长安,诗韵三万里: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电影《长安三万里》是一部由追光动画制作的历史动画电影,由谢君伟、邹靖执导,杨天翔、凌振赫、吴俊全、宣晓鸣等配音,于2023年7月8日在中国内地上映。该片以盛唐为背景,讲述了安史之乱爆发后数年,长安城因战争陷入混乱,节度使高适在困守孤城之际回忆起自己与李白的过往的故事。影片全长168分钟,是中国影史上时长最长的动画电影,票房达到18.24亿元人民币,并荣获多项大奖,包括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优秀影片奖、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等。
影片开篇,高适在吐蕃大军攻打西南、长安岌岌可危之际,向监军太监回忆起自己与李白的一生往事。这段回忆不仅引出了高适与李白之间的深厚情谊,还串联起了王维、杜甫、李龟年等唐代群贤,以及潼关之战、安史之乱等历史事件。影片通过高适的视角,展现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以及诗人们在动荡时局中的命运轨迹。
《长安三万里》的片名取自诗句“梦到长安三万里,海风吹断碛西头”,寓意深远。一方面,“长安”象征着诗人们心中的理想之地,是文人墨客们追求功名、实现抱负的终极梦想;另一方面,“三万里”则代表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是诗人们追求理想过程中所要跨越的艰难险阻。影片通过高适与李白的故事,展现了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与和解,以及诗人们在追求梦想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磨难与坚持。
影片在视觉呈现上堪称惊艳。追光动画延续了其一贯的优秀动画制作水准,将中国学派画风与3D技术相结合,呈现出一种诗意的美。影片中,黄鹤楼旁的山水与写诗、解诗时的2D画风相互交融,将水墨画的清秀、淡雅与艺术风格相融合,使得每一帧画面都堪称精美的艺术作品。长安城的宏伟建筑、宫廷的华丽宴会、街道的繁忙与热闹,都被细腻地刻画出来,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临唐朝的盛世之中。
影片在剧情设置上也十分巧妙。影片采用双线叙事模式,一条线讲述高适在安史之乱后如何从吐蕃人手上夺回云山城;另一条线则是高适回忆与李白的过往。这种叙事方式不仅使得剧情紧凑、逻辑顺畅,还赋予了观众强烈的参与感。通过高适的回忆,观众得以窥见李白、杜甫等唐代诗人的风采,以及他们在动荡时局中的命运起伏。
影片中的李白形象尤为令人印象深刻。他才华横溢,年轻时怀揣着为国效力的梦想,却因家庭出身无法参加科举考试,只能干谒权贵以求举荐。然而,他的才华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可,反而因性格狂放不羁而屡遭碰壁。影片中,李白从朝气蓬勃、眼神锐利的青年,逐渐变成放浪形骸、眼神迷离的暮年诗人。这种形象上的变化,不仅反映了李白个人命运的起伏,也映射出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与高适相比,李白更像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追求自由、超脱尘世,却也在现实生活中屡屡碰壁。影片中,李白在失意时曾对高适说:“人间道我已经无路可走,余生有限,我想去走出世之道。”这句话不仅道出了李白内心的无奈与挣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墨客的共同命运。然而,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刻,李白也从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他依然用诗歌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感,将才华与情感融入字里行间,留给后世无尽的遐想与感动。
影片中的高适则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出身低微,口齿不清,却凭借勤奋刻苦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武将。在高适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成长与坚持的力量。他虽然没有李白的才华横溢,却有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在困守孤城之际,他带领士兵坚守城池,保卫唐朝的尊严和荣耀。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困境,只要坚持不懈、勇于奋斗,就一定能够迎来转机。
影片还通过高适与李白之间的友谊,展现了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他们虽然性格迥异、命运不同,却始终保持着对彼此的欣赏与尊重。在李白被赦免吟诵《早发白帝城》时,高适在远方默默祝福;在李白因永王谋反叛乱而被牵连时,高适也尽力为其辩护。这种超越生死的友谊,让观众为之动容。
影片的结尾处,高适怀抱《河岳英灵集》,与随侍玩起“长安”飞花令,描绘出“长安”诗背后的人与物、史与事、道与法。这一幕不仅是对影片主题的升华,也是对唐朝文化的一种致敬。它告诉我们,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在;只要文化在、传承在、精神就在。
总的来说,《长安三万里》是一部值得观看的优秀动画电影。它不仅在视觉呈现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准,更在剧情设置、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等方面表现出色。影片通过高适与李白的故事,展现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以及诗人们在动荡时局中的命运起伏。它让我们感受到了文人墨客的风采与精神,也让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影片所传递出的文化自信与人文关怀,将激励我们更加珍惜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