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黄之瑜
学号:202226403048
班级:国际2班
提交日期:2024/12/9
《疯狂元素城》影评:移民背景下的家庭期望与个人追求之矛盾
--移民背景下的家庭期望与个人追求之矛盾
202226403048 黄之瑜
各种目的与性格的冲突是戏剧的中心问题(黑格尔)。奉献家庭与追求自我的矛盾作为线索自始至终贯穿整部电影,其根源为移民文化与原有文化的冲突。元素城中,火族为移民,是弱势群体,而水族为强势群体。二者的文化相异,社会地位,家庭背景也不同,在家庭与个人的关系处理上也难免有别。在炉小焰的家庭的背景下,奉献家庭与追求个人无法兼顾,正如炉小焰所说:“做你想做的事是一种奢侈品,我这样的人永远消费不起”,同时,水族人阿波也不为炉小焰的家庭所接纳。也就是说,炉小焰家庭的背景决定了矛盾冲突的必然性。
阿波为炉小焰追求个人的象征,与此相对,继承家业,保存蓝火,则是炉小焰奉献家庭的行为。从小到大,小焰一直生活在家庭的期望之中,以继承家业为个人梦想。也就是说,在遇见阿波前,小焰的家庭期望与个人追求是统一的。然而,炉小焰在元素城的环境中长大,不可避免地接受元素城不同文化的熏陶。参与元素城的生活以及与阿波交往,成为了故事矛盾的导火索,使二者(奉献家庭与追求个人)之间产生了裂口,促使小焰进行选择。
作为故事“着墨”最多的主人公,炉小焰是矛盾的载体,也是矛盾的焦点,在家庭与个人二者之间反复徘徊,与此相对应的则是故事矛盾的产生、发展与解决。以下按情节发展顺序整理了故事矛盾发展,炉小焰的不同选择以及部分重要场景。
第一次选择:为解决停业问题,追赶阿波,找蕨爷与云姐,乘热气球找到并堵住漏洞(家庭与个人仍然统一)
第二次选择:逃过家人注意,与阿波到元素城游玩(选择个人)
第三次选择:面对水帘,想要伸手却又收回;帮助年迈的父亲修补水管,后用玻璃封住漏洞(选择家庭)
第一次正面,激烈的矛盾冲突:阿波被炉小焰的父亲发现,“百般折磨”后被拉黑。阿波与炉小焰父亲的冲突,实则是故事矛盾冲突的外部表现(外部冲突),也是不同族群生活方式与文化冲突的“人化”。
重要场景一:沙滩上二人的对话。炉小焰的话反映了其内心的矛盾(即故事的矛盾):奉献家庭与追求自我。家庭为自己付出一切,炉小焰想回报但又无力回报。做一个好孩子,回报家庭无私的爱反而成为了一种无形的负担,成为了炉小焰追求自我的羁绊。同时,阿波的话使炉小焰意识到自己的怒火似乎源于内心说不出的话,引导炉小焰认识自己内心矛盾的核心。 炉小焰用玻璃制作出时光花,玻璃时光花也成为后续二人爱情的象征,为故事提供了线索性物品。
重要场景二:炉小焰与阿波亲人就餐。炉小焰被推荐工作;阿波向炉小焰坦白真心,二者都激发了炉小焰追求自我的欲望,但同时也唤醒了炉小焰内心无法追求个人的彷徨。故事矛盾被进一步激化。
第二次正面,激烈的矛盾冲突:炉小焰与阿波亲人就餐后,被推荐进行实习。在此,实习意味着远离家庭,追求自我,引发了炉小焰内心的冲突。因此,回家时,炉小焰内心出现了较强的心理波动(内心矛盾冲突的体现)。此次矛盾冲突集中于炉小焰内心,是故事冲突的表现(内部冲突)。在此次矛盾冲突中,炉小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我并不认为我真心想接管商店”,“我从来没问过自己想要什么”,直接阐明了故事矛盾的核心。
重要场景三:炉小焰母亲为二人测姻缘,促成了炉小焰母亲认可阿波。
第四次选择:炉小焰看到了父亲为自己做的招牌,也知道了父母为家庭做出的牺牲(父亲违背自己亲人的意愿搬离焰火乡)。与此同时,父亲的话也使小焰意识到不能忘掉自己的身份(即要嫁给火族)。因此,小焰内心充满矛盾地退还玻璃时光花(选择家庭)。
第五次选择:炉小焰同意与阿波一同去看时光花,并与阿波相拥(选择个人)时光花
第六次选择:炉小焰想到父亲,毅然回家,与阿波分别(选择家庭)
第三次正面,激烈的矛盾冲突:阿波与小焰在车站的对话。阿波的观点与小焰的观点的冲突也同样是故事冲突的外在表现(外部冲突)。此次冲突中,小焰交代了为什么奉献家庭与追求个人无法兼顾,即“追求梦想是一种奢侈品,我这样的人永远消费不起”。也就是说,家庭的背景决定了二者不可兼顾,即家庭的背景决定了矛盾冲突的必然性。“你不知道父母为你放弃一切是什么感受”,“我是火,阿波,这是我的身份,我的家庭,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不能为了你,就抛弃了这一切”。然而,阿波生于条件优渥的家庭,家庭与个人的关系处理方式不同,因此,二人无法相互理解, 致使冲突的产生。
第四次正面,激烈的矛盾冲突;重要场景四:炉小焰父亲的退休仪式。此次矛盾冲突标志着故事走向高潮。此场景包含阿波,炉小焰的父亲,炉小焰自己,因此,矛盾冲突(外部冲突)的激烈程度得到最大化,逼迫着小焰在家庭与个人之间进行选择。很明显,面对突然闯入的阿波,炉小焰选择了前者。然而,阿波却无意间说出了炉小焰破坏了水管的秘密。其结果是炉小焰也未被允许接管商店,也就是说,炉小焰既没有实现奉献家庭的目标,同时又失去了追求个人的机会,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
重要场景五:炉小焰的独处:炉小焰既无法追求个人,也无法满足家庭的期望,陷入了迷茫。此场景中,矛盾冲突集中于小焰的内心。并且因为炉小焰的进退两难而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
故事的转折:封堵闸门的玻璃破裂,洪水泛滥为人物的重聚创造了条件,也为矛盾的最终解决提供了可能。
矛盾的解决;重要场景六:炉火之家。首先,炉小焰向阿波表露真心,阿波为保存蓝火(炉小焰家庭的传统)而牺牲。随后父亲道出“炉火之家从来不是我的梦想,你才是我们的梦想”。因此,矛盾最终解决——家庭的梦想是使彼此都能追求个人。家庭与个人再次获得统一。故事走向结局。
人们总是生活在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因而,人们所面临的各种矛盾以及由此产生的冲突,都具有社会性。
从电影的制作者来看,电影的故事来源于其生活经历。20世纪70年代初,导演彼得·孙的父母从韩国移民到美国,在布朗克斯区开了一间热闹的杂货店。另外,电影中炉小焰的配音演员莉娅·刘易斯为华裔,阿波的配音演员马莫多·阿西为毛里塔尼亚裔,同样暗示了电影的主题。
从电影内容来看,电影中的元素城颇具文化大熔炉的特点,焰火乡的建筑与电影的配乐具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因此可以判断,电影中元素城中的火族暗喻亚裔移民
另外,电影中两代人间存在代际差异。炉小焰的父母,火柱与灯花为第一代移民,对自己的文化充满留恋,一直坚持着一种形式上的传统(保存蓝火),并且,对外族人一直处于抵触状态。炉小焰作为移民第二代,接触的更多是元素城的文化与生活方式,对火族的文化却不甚了解。
在移民第一代中,这种矛盾就不存在吗?当然不是,前文已经说到,这种矛盾因小焰的家庭背景而具有必然性。唯一缺乏的是一条导火索。对小焰的父母,他们完全生活于火族群体之中,与异族人几乎没有来往。然而对小焰而言,阿波,便是矛盾的导火索。
第一代中已存在的问题,在第二代中解决,反映了移民家庭逐渐融入当地文化的过程。
本部电影中,绚丽的色彩渲染与令人惊叹的画面必然是其优势。但是,从早期的影评可以看出,电影仍具有缺陷。
其一,电影的次要人物塑造不够生动具体。比如对阿波这一人物的背景介绍显得单薄无力。阿波在电影中反复提及自己与父亲的遗憾,也反复提及小焰给了自己其他人一辈子都不会给自己的东西。但是电影中并未展开对其的深入讲述。另外,阿波因炉小焰而发生改变,懂得“趁火光明亮拥抱现在”。这本应是电影中炉小焰与阿波的爱情打动观众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电影中阿波的人物形象并未形成明显的前后的对比。这是电影中炉小焰与阿波的爱情故事缺乏感染力的一个原因,也造成电影中阿波的形象不够丰满生动。
其二,电影的部分场景显得较为随意,缺乏力度。例如,小焰与阿波家人就餐后的情绪波动,以及炉小焰几次不同选择间的过渡,都显得过于突然,甚至有些突兀。另外,对小焰与阿波的爱情故事推进速度过快,也是二人爱情故事缺乏感染力的一个原因。
其三,电影的线索过于单一。线索过于单一也是疯狂元素城叙事显得略有冗杂的原因。电影以时间为明线,以炉小焰的内心活动(在家庭与个人间的选择)为暗线。而迪士尼的力作《冰雪奇缘2》,既有Elsa追寻真相,发现魔法的起源作线索,又有Anna身边的“变化”与“不变”作为线索,同时也有Kristoff与Anna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多个故事线交织穿插,自然丰富了电影的内容,增强了电影的感染力。
总的来说,虽然电影的开画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但《疯狂元素城》仍不失为一部好电影。早期的影评对其褒贬不一,但大多肯定了其先进且成熟的动画制作技术而对其情节设计持争议态度。令人惋惜的是这部电影的情节设计确实无法与其前作相比,但好电影在形象设计,动画制作,以及对水火元素自身特征的挖掘方面表现得可以说是无懈可击。另外,在笔者看来,真正好的电影,往往具有不同的层次。此部电影在不同人生阅历的观众看来,所表达的主题是不同的。这便是迪士尼与皮克斯的魅力所在。
在笔者看来,电影中,炉小焰的父亲虽然爱女儿,但其行为却出现了偏差。炉小焰与父亲也缺乏必要的交流。在笔者看来,略带有有中式父母“我是为了你好”的感觉。父母有时会将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儿女,殊不知对儿女而言,这可能是一种负担。 儿女有时也会误解父母的期望,从而感到 “你们的爱,却使我更难受”。隔阂是矛盾的一个成因,而沟通与交流是化解隔阂的一大利器。
此外,父母与儿女之间的爱是向下传递的,父母并不要求儿女进行回报。儿女幸福快乐,便是最好的回报。
电影的原版炉小焰配音略带沙哑,更加贴合火族人的形象。中配为观众展现了一个更加可爱的炉小焰形象。此外,电影的中文翻译也十分到位,这在其他电影中是极为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