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王艳
学号:202324901053
班级:国际2班
提交日期:2024/12/12
《疯狂动物城》——梦想破茧,偏见终将消融
《疯狂动物城》——梦想破茧,偏见终将消融
《疯狂动物城》以兔子朱迪的视角展开叙述,向我们描述了动物城中的故事,电影主要从梦想与现实、偏见与包容等几个方面的主题进行了细致刻画。
梦想与现实:
《疯狂动物城》(Zootopia)中,梦想与现实的主题通过主角朱迪·霍普斯的成长历程得到了深刻的探讨。
朱迪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警察,这个梦想在她还是个孩子时就已萌芽。在电影的开头,朱迪的童年场景展现了她对警察这一职业的向往,以及她对公平正义的坚定信念。她的梦想不仅是个人职业的追求,也是对改变世界的渴望,她希望能够打破物种间的偏见,证明食草动物也能成为优秀的警察。
然而,朱迪实现梦想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个过程中,也面临了一系列现实的挑战。
社会的偏见:在动物城,没有人相信一只兔子能够胜任警察的工作。朱迪在警校和警局都遭遇了来自同事的质疑和不信任。
个人能力的局限:朱迪身材小巧,这在执行任务时成为她的劣势。例如,在追捕罪犯时,她的速度和力量都不如其他大型食肉动物。
体制的障碍:动物城的警察局似乎已经习惯了按照物种来分配工作,朱迪被分配到交通警察的岗位,而不是她梦想的刑警职位。
朱迪在现实中的经历与她梦想中的世界大相径庭,让她有了巨大的落差。这些困难,也让朱迪开始质疑自己的能力和选择,她甚至考虑过放弃警察的工作,回到家乡。
但尽管面临重重困难,朱迪最终坚持了下来,超越了社会对她的期望,也超越了自我怀疑,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警察。
电影通过朱迪的成长讲述了一件事,即梦想与现实之间往往存在巨大的鸿沟。实现梦想需要勇气、坚持和不断的自我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挫折和自我怀疑,但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最终跨越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距离,实现个人的成长和价值。电影也鼓励我们,即使面对困难和偏见,也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为之不懈奋斗。
偏见与包容:
《疯狂动物城》中的另一个核心主题是偏见。电影中的动物根据食肉或食草的习性被贴上标签,这些标签影响了它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朱迪和尼克的故事揭示了这些偏见的荒谬性,并鼓励观众超越表面,理解和接纳不同的人。
以下是电影中展现偏见的几种方式:
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的对立:电影中,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之间存在根深蒂固的偏见。食肉动物被认为是潜在的危险和不可靠的,而食草动物则被认为是温和和安全的。这种刻板印象影响了动物城的社会结构和角色分配。
角色职业期望:朱迪成为警察时,许多动物都表示惊讶,因为警察通常是食肉动物的工作。同样,当尼克想要成为童子军时,他也因为食肉动物的出身而被拒绝。
朱迪对尼克的偏见:朱迪一开始对尼克持怀疑态度,认为他是个狡猾的狐狸,这反映了她对狐狸这一物种的偏见。这种偏见部分来自于她的个人经历和从小接受的教育。
尼克对食草动物的看法:尼克也有自己的偏见,他认为食草动物对食肉动物持有不公正的偏见,这种看法源自于他作为狐狸在成长过程中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动物城的职业分配:动物城的社会结构似乎是基于物种的刻板印象来分配职业的,例如,警察通常是大型食肉动物,而会计师通常是小型啮齿类动物。
“午夜嚎叫”案件:当一些食肉动物开始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时,整个社会对食肉动物的偏见加剧,导致了对这一群体的不公正对待和歧视。
种族笑话和侮辱:电影中的一些笑话和对话揭示了种族偏见。例如,朱迪的父亲会开玩笑说“所有食肉动物都是混蛋”,这种言论反映了深层次的偏见。
标签的使用:电影中的角色经常使用带有偏见的标签,如“狡猾的狐狸”或“愚蠢的兔子”,这些标签强化了物种之间的隔阂。
朱迪的自我反思:随着故事的发展,朱迪开始意识到自己对食肉动物的偏见,并努力克服这些偏见,这反映了个体如何认识到并挑战自己的内在偏见。
真相的揭露:电影的高潮部分揭露了真正的阴谋,即山羊通过利用群众对食肉动物的偏见来达到政治目的,这展示了偏见如何被操纵来分裂社会。
但电影也通过朱迪和尼克的合作,展示了包容和合作的力量。他们克服了彼此的偏见,共同揭露了真相。
《疯狂动物城》不仅是一部娱乐性强的动画电影,也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通过这两个主题,它引导观众反思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并激发我们对更美好未来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