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苏彤
学号:202425501097
班级:国际2班
提交日期:2025/6/12
在时代的风里,追寻内心的羽翼
在时代的风里,追寻内心的羽翼——《起风了》观后感
看完《起风了》这部电影,我的内心仿佛经历了一场盛大的风暴,既感受到了那股席卷而来的狂野与不羁,又在其中捕捉到了细腻的情感与坚定的信念。这部电影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在风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也看到了梦想的光芒。
影片以日本关东大地震后的重建时期为背景,将目光投向了飞机设计师堀越二郎波澜壮阔又充满遗憾的一生。二郎,一个对飞机有着近乎痴迷热爱与天赋的青年,他的梦想是设计出“像飞机一样美丽”的作品。这种对美的极致追求,贯穿了他整个职业生涯,也塑造了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宫崎骏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二郎如何从意大利的蓝天白云中汲取灵感,如何在技术瓶颈前反复钻研,如何在战争的阴影下,依然坚持着那份对飞行器之美的执着。
《起风了》的动人之处,首先在于它对梦想的礼赞。二郎的故事,是无数怀揣梦想者的缩影。在现实的阻力、他人的不解、资源的匮乏面前,那份源于内心的热爱与坚持,是多么可贵。他为了一个完美的设计方案可以废寝忘食,可以不顾一切,这种近乎“偏执”的热情,恰恰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宫崎骏没有将二郎塑造成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天才,而是展现了他作为普通人的脆弱、迷茫与温情,这使得这个角色更加立体可亲。
其次在于影片透出的温情,不仅仅体现在二郎对飞机的热爱上,更在于那些人与人之间温暖而真实的连接。他与妻子菜穗子之间,那种无需多言的默契与相互扶持,在动荡的年代显得尤为珍贵。菜穗子的存在,为二郎的奋斗之路增添了柔软的光晕,她的病痛也如同一道阴影,提醒着生命的无常。而他与夏目漱石曾孙夏目先生之间,那种跨越年龄界限的友谊,更是影片中一抹亮丽的色彩。夏目先生那句“人生就像起风了,只能向前走”,如同定海神针,在二郎迷茫困顿时给予他力量,也成为了全片最富哲理的点睛之笔。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宫崎骏对美食和日常生活的描绘,在《起风了》中达到了新的高度。无论是街边小店的拉面,还是精心准备的怀石料理,都被绘制得栩栩如生,色香味仿佛都能透过银幕传递出来。这种对生活细节的热爱,不仅增添了影片的烟火气,也反衬出二郎内心那份对纯粹之美的追求。在战争的阴霾下,对美好食物的向往,对日常安稳的珍惜,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抵抗。
当然,影片也并未回避那个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复杂性与矛盾。二郎设计的飞机,最终服务于战争机器,这无疑给他和他的梦想蒙上了一层悲剧色彩。宫崎骏并未对此做出直接的道德评判,而是选择了一种更为克制的表达,让观者自行体会理想在现实面前的碰撞与妥协。这种处理方式,或许正是大师的智慧所在,它留给了我们更多思考的空间。
《起风了》,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诗意与力量。风,是推动飞机翱翔的动力,是时代变迁的象征,也是命运不可抗拒的流向。无论我们身处何种境遇,是顺遂还是坎坷,是梦想高飞还是被迫落地,生活这股东风总会吹拂而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姿态,握紧手中的舵,迎着风,向前走。
看完《起风了》,心中总会泛起一种温润的感动。它让我们看到梦想的力量,感受到人情的温暖,也体会到了生命在时代洪流中的渺小与坚韧。它告诉我们,即使身处“起风了”的时代,即使前路未知,也要像堀越二郎那样,努力去设计、去创造、去爱,去活出自己内心的那双羽翼。这,或许就是这部动画电影带给我们最宝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