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销主站
当前位置:互联网+国际关系   >  期末考试  >   作业显示

姓名:杨政
学号:202425703042
班级:国际2班
提交日期:2025/6/12

乾坤自握:魔童的烈火与莲魂 ——观《哪吒之魔童闹海》有感

走出影院时,夜色已沉,胸中却翻涌着滔天巨浪。银幕上那一抹赤红的身影在脑海中长啸:“若天地不容,那我就扭转这乾坤!” 这句呐喊如金石坠地,击穿了五年等待的时光,将2019年那个黑眼圈鲨鱼牙的魔童重新带回我眼前。五年淬炼,《哪吒之魔童闹海》以破百亿票房的奇迹登顶中国影史,但更珍贵的是它再度以燎原之火,点燃了千万人心中那簇反抗宿命的烈焰。  

 一、莲为骨:重生叙事中的身份淬炼  

影片开篇即是东方美学的惊鸿一瞥:太乙真人以七彩宝莲为炉,琼浆玉液为引,为魂魄飘零的哪吒与敖丙重塑肉身。莲瓣绽开的瞬间,光晕流转如九天星河倾泻,这不仅是视觉的奇观,更是一场灵魂的隐喻。莲花在中国文化中自古象征“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而哪吒与敖丙的重生,恰是对过往沉沦的涤荡——哪吒曾困于魔性躁动,敖丙曾囚于家族枷锁,此刻莲心涤魂,赋予他们挣脱“被定义”的勇气。  

尤为震撼的是肉身重塑的困境。当敖丙为护哪吒再度损毁身躯,二人魂魄被迫共居一体的设定,将身份认同的挣扎推向极致。哪吒的脸成为流动的舞台:时而魔童张狂怒喝“我活不活无所谓,我只要你死”,时而敖丙温润隐忍以冰霜之力平息狂澜。一具躯壳盛放两颗相悖的灵魂,恰似当代青年在多重社会标签下的撕裂与融合。当哪吒最终吼出“生而为魔那又如何?”,他与自我达成和解的瞬间,莲的意象终成圆满——纯洁非天生,而是淤泥中搏出的觉醒。  

 二、火为魂:秩序反叛与代际救赎  

“反抗”始终是哪吒的底色,但第二部的锋芒已从天命转向人构的枷锁。玉虚宫的修仙考核看似光明坦途,实则是无量仙翁以“教化”之名施行的暴政:他将龙族镇压于烈焰地狱,将妖族炼化为仙丹。仙班金袍加身,手上却沾满“合法暴力”的血污。当哪吒焚毁天元鼎、撕裂虚伪秩序时,银幕前的我浑身战栗——那不仅是神魔之战,更是对一切压迫性权力的宣战。  

更动人的是代际关系的重塑。传统故事中哪吒“削骨还父”的决绝,在此被重构为两代人的双向救赎:李靖夫妇以凡人之躯为哪吒抵挡天劫,龙王敖光从逼迫儿子“做题上岸”到放手任其闯荡。尤其殷夫人陨落前与哪吒的拥抱,让血泪交融成亲情的图腾。东亚家庭惯有的牺牲与压抑在此消融,父母之爱不再是沉重的冠冕,而是托起翅膀的风。  

 三、山海为镜:偏见深渊与众生悲歌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申公豹的悲鸣在续集中化作更恢弘的众生相。陈塘关老者对哪吒从唾弃到谄媚的变脸,揭露了庸众盲从的荒诞;龙族归顺天庭却永囚海底的遭遇,戳破族群歧视的残酷。影片以磅礴笔触勾勒出偏见体系的狰狞——仙籍与妖籍、正统与异端,不过是权力编织的罗网。  

而网中蝼蚁的挣扎令人泪落。申公豹一生勤勉却因妖族出身被师门排挤,最终沦为阴谋工具;申正道教导儿子“千倍努力向正统靠拢”,自己却死于规训的绞索。当定海神针从镇压器具化作反抗武器,当海底群妖扯断锁链冲向光明,那些锈迹斑驳的铠甲下,是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咆哮。导演饺子以颠覆性想象打破正邪二分法:四海龙王中首现女性敖闰,石矶娘娘自恋宅女形象解构反派脸谱——众生皆有其痛,善恶从非泾渭。  

 四、瑕瑜互见:狂欢中的艺术省思  

当然,《哪吒2》亦有暗影。屎尿屁俗梗频现(如做藕粉抠脚、拜见仙翁随地便溺),稀释了主题的厚重;石矶娘娘被简化为“服美役”的丑角,暴露性别表达的滞后。当特效镜头达1900余个、角色数量三倍于前作,部分叙事难免被视觉洪流冲淡。  

但瑕不掩瑜。四川三星堆青铜纹路熔铸的结界兽,太乙真人川普方言的诙谐,让文化基因在现代动画中血脉奔涌;洪流荒大战中上万条锁链如幽冥巨蟒,海底妖兽倾泻似黑潮灭世,这些场景已达国产视效巅峰。更可贵的是饺子以“做难而正确的事”的执着,在资本狂潮中守住故事的本真。  

散场已久,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仍在耳畔铮鸣。哪吒何止是银幕英雄?他是每一个曾被偏见刺伤的少年,是每一颗在体制巨轮下辗转的灵魂。当我们在考卷上涂抹未来,在职场中对抗不公,甚至在与父母观念碰撞时——乾坤何在?就在你我掌心。  

莲已开,火未熄。且待第三部,看那红衣少年再焚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