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销主站
当前位置:互联网+国际关系   >  期末考试  >   作业显示

姓名:李思佳
学号:202426401020
班级:国际2班
提交日期:2025/6/14

《贝克街的亡灵》—柯南系列独树一帜的神作

《贝克街的亡灵》—柯南系列独树一帜的神作

“政治家的儿子依然会成为政治家,银行家的儿子依然成为银行家”“如同日本丑恶的世袭制度的浓缩版景象,伴随着这种制度,人类错误的历史也依旧会重复上演。”两句台词精准剖析了日本社会的结构也不难看出编者叶泽上编写剧本时的初衷。《贝克街的亡灵》如此令我难忘不止是披着娱乐的外衣对日本社会结构的锋利剖析,当然还有它前瞻性的人工智能预言和新奇的叙事等等,这部在2002年上映的电影虽然并不是最早的一部柯南剧场版(它是第6部)但是其大胆新奇放到如今再看我依旧兴趣盎然,其中无非几个方面:

一、叙事结构:双线叙事—历史与现实的互文

整个片子采用平行蒙太奇结构,以高科技游戏设定区分历史与现实,为了破获现实命案“茧”游戏负责人坚村被杀害一案,柯南和其他被称为日本未来的二三代权贵进入游戏,被失控的“诺亚方舟”逼迫参与生存游戏,进入19世纪的伦敦破获百年悬案。两条叙事线让历史与现实实现平行交织,百年前的伦敦血案“开膛手杰克”和当代东京科技谋杀呼应,指向同一个人类文明的顽疾贫富分化,阶级压迫与人性贪婪。当开膛手杰克将匕首刺向弱者时,现实中他的后代辛多拉的刀刃仍旧滴血不止。不仅是财富权力将会以不同形态传承,暴力也在历史轮回中重生。

二、影像制作与声音

虽然是2002年的动画,即使没有高清的像素但是也不乏其中精心的美学设计,像“雾都”场景还原,扑克牌俱乐部,角色动作设计(小兰同开膛手杰克坠崖致敬福尔摩斯牺牲精神,柯南以红酒桶借助浮力减缓冲击逃生等等)等等。这里分析个人最印象深刻的“伦敦街景”,还原19世纪的雾都。

当跟随主角穿越浓重粘稠的迷雾,看到雾气中的伦敦,阴郁而可怖,布景整个摒弃亮色,主调以深沉的灰蓝,墨绿与棕褐,肃穆的大本钟,随处可见的哥特式建筑高耸,线条分明笔直。如此背景下加上寥寥的行人冷漠匆忙,巡逻的警卫极大的渲染了危机四伏的沉重氛围。配以小提琴为主的主旋律兼具哀婉与悬疑感,加之突然传来的尖叫,巡警的慌张,身临其境感更加。

影片不止满足于历史元素的堆彻,而是重视将历史中的视觉元素解构赋予象征意义(浓厚的雾气更衬托案件复杂混乱,雾气中的煤油灯闪着真相的微弱光芒等等),其中的每一帧都有着超越动画本身的批判与叙事重量。

三、独特设定

1. VR与AI的前瞻性设定

影片构建出“茧”这一全感官沉浸式游戏系统,当玩家进入蚕茧型胶囊,五感将被电子神经操控完全融入虚拟世界。这一技术即使是20多年后的如今都未能实现且具有新意,更何况是02年上映时,我觉得肯定不止我一人尝试幻想过进入这个游戏系统爽玩。当然我认为这个设定也有深层含义,茧的试玩权本就是筛选出来的,被茧包裹的所谓权贵同样被茧束缚,感官情感也逐渐被科技控制异化。

而诺亚方舟的设定,这一人工智能具备“一年等于人类五年”的进化能力,其发展逐渐脱离控制,暗含着对技术发展逐渐反噬人类的恐惧。

2.游戏规则的极端

这无非是对日本世袭制度最犀利的指控,人工智能诺亚方舟干涉游戏程序“绑架”权贵后代试图通过“清洗特权后代”重塑日本。

这一极端设定揭示了阶层固化对新生代的窒息压迫,让特权的继承者沦为玩偶是否能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新机?答案未知,但当天才孤儿宏树被榨取所有价值遭抛弃,终从高楼跃下无非是对这一影片吞噬创造力的畸形社会的血泪控诉。

 

反观当下,实际所谓的“世袭”不止局限于一国,就像如今“啼哭的婴儿是大厦的主人”这种话题一样,阶层不同也意味着资源分配流向不均等等,但并非像影片中那样“清洗特权后代”即能解决,社会的确需要生机但是无法避免阶层问题,影片借宏树之口表达了自己所见的解决之道:并非抹杀掉日本的第二代第三代,而是让他们学会借助自己的力量跨越障碍。在我看来这只不过是一个理想化的解决方法,不是所有的第二代第三代都会从这种游戏获得这种忠告并且认真培养自己,更何况是参与游戏的这些孩子都不一定懂得这个道理他们只需要做不好最后等着救世主来救他们就好。与其期盼特权阶级有如此意识不如期待那些跨越阶层还不忘来路的人多一些。

总之,《贝克街的亡灵》这部剧场版是我看完系列剧场版印象最深刻的,也是不少名柯粉心中的神作,不止是主旨深刻批判意义十足,更是为剧中推理细节缜密,逻辑清晰,视觉设计逼真精细,设定大胆等等理由倾倒。也是为与如今柯南剧场版越来越烂,粗制滥造,套路烂俗的担忧,如此下去恐怕这部片子将霸榜我的柯南系列第一神作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