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销主站
当前位置:互联网+国际关系   >  期末考试  >   作业显示

姓名:杨颖
学号:202426603016
班级:国际2班
提交日期:2025/6/9

《长安三万里》——一场关于大唐盛世的诗意追光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以高适的视角,串联起李白、杜甫等一众大唐诗人的传奇人生,再现了那个辉煌又动荡的时代。这部电影在展现大唐风华与唐诗魅力上成绩斐然,可在剧情编排与历史还原度上,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从视觉呈现来看,影片堪称一场视觉盛宴。制作团队用细腻的笔触和精美的画面,将大唐的盛世景象鲜活地呈现在观众眼前。长安的繁华,“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车水马龙、酒肆林立,热闹非凡;扬州的温婉,“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月夜下的扬州,静谧而迷人,河畔落英缤纷,尽显江南风情。还有诗人们饮酒作乐、挥毫泼墨的场景,以及战争时的金戈铁马,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充满诗意与豪情的时代。

在主题表达上,电影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刻画得十分深刻。李白一生渴望入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可他的商人之子身份成为他科举路上的阻碍,只能试图通过行卷、结交权贵等方式获得机会。他在出世与入世之间不断挣扎,即便被赐金放还,依然心系朝堂,最终卷入永王之乱,落得个流放的结局。高适则大器晚成,年轻时郁郁不得志,口吃、读书困难等困境让他的求仕之路充满坎坷,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坚持努力,最终在暮年得以施展才华。他们在困境中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正是影片想要传达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跨越千年,依然能引发当代观众的共鸣。

然而,电影在剧情方面存在一些拖沓冗长的问题。全片长达168分钟,节奏不够紧凑。在高适回忆与李白的往事时,大量琐碎的情节堆砌,导致故事发展缓慢,容易让观众感到疲惫。例如,对李白等人在扬州的奢靡生活进行了过多的展现,饮酒作乐、歌舞升平的场景反复出现,虽然能体现出李白当时的潇洒不羁,但从剧情推进的角度来看,这些内容显得有些冗余,对主题的深化作用不大。

电影中多处情节与历史事实不符,这也引发了不少争议。在历史记载中,李白与高适相识时都已四十多岁,电影里却将他们的初次相遇设定在青年时期;李白和杜甫是在洛阳相遇,并非影片中的长安;杜甫早年生活在洛阳,并非长安;救下郭子仪的是李白,而非高适 。这些史实性错误,对于不了解历史的观众来说,可能会造成误解,影响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正确认知。

《长安三万里》有其耀眼之处,也存在一些瑕疵。它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大唐文化与唐诗的魅力,激发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这无疑是值得称赞的。但在剧情打磨和历史还原上,还有提升的空间。希望未来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在追求艺术表达的同时,能更加严谨地对待历史,为观众呈现出更精彩、更真实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