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大闹天宫》有感——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课上欣赏了 1960 年的《大闹天宫》动画片,我深感敬佩。这部动画片不仅在音乐,台词,画面,美术造诣上都超过了今天市面上大多数的动画片,还有非常深厚的思想精神内涵。在音乐与打戏上采用中国传统的戏曲音效,在人物塑造方面采用脸谱化的人物形象。脸谱代表不同的性格。红色的脸谱代表中意耿直,有血性。白色代表奸诈狡猾的小人。太白金星连采用白色大长胡子。加上各种小动作不断,眼睛滴溜的转。表现其是奸诈的小人。动画片中孙悟空脸上有一颗红色的心,表明其忠义耿直,有血性,简单的心形表现其纯真。在《大闹天宫》中,孙悟空的形象神采十足,勇猛矫健,从其鹅黄上衣,红裤子,短裙,鞋子等都能够看出其形象特征。他的脸部造型最为精细,同时也表现出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导演采用了中国戏曲的脸谱的元素,对其脸部进行刻画,同时又不局限于脸谱的僵硬,头发棕色,在头顶部位有一撮呈八字形的白色毛发,月牙形的眉毛。导演最具匠心的是在其眉间到鼻尖,以及两眼之间的局域画出一个红心,嘴型像猴子一样长长的,有四根胡须在嘴的上下四角,一说话,嘴角的胡须就会晃动,十分可爱,同时其明亮的双眼以及蓝白相间的眼白,表现出一双锐利的火眼金睛。孙悟空的造型就有京剧艺术的美感,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同时也是对现代艺术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太白金星了。这个人物塑造得过于成功。他是个大忽悠,两次骗孙悟空上天庭。第一次,“到处金碧辉煌,遍地奇花异果。星星铺成星河,彩虹架作飞桥。大王您要是不去看看岂不是可惜了。” 直接画大饼,把孙悟空忽悠入职当弼马温了。等玉帝吩咐武曲挑官时,太白金星凑上前,“给他个小的”,语气一下子冷峻了,露出本来面目,活脱脱的就是一个封建统治的文官形象,十分狡猾。实际上这部动画片小时候我也看过。一开始听他的和气模样还会误认为他是好人,但是看到他对玉帝做耳语的这一幕,就知道他心怀鬼胎,是在算计猴子来招安的大坏蛋。从太白金星的配音动作神态和表现形式都可以看得出老一辈艺术家的从容与功力。第二次太白金星以齐天大圣的空头支票忽悠孙悟空上天庭。有官无禄,不给他事做,不给任何实权,将孙悟空软禁在天庭。当孙悟空识破骗局反下天庭自封 “齐天大圣” 后,太白金星又巧舌如簧地建议玉帝假意封官,实则诱捕,将阴谋算计发挥到极致。最可怕的是他在不同人的面前都是同一副面孔,圆滑处理。面对齐天大圣,他毕恭毕敬,面对玉皇大帝,他巧言令色,就连面对小猴子,他也是说道“我是从天上下来的,要见你们大王。”这种笑里藏刀的笑面虎比玉皇大帝这种傲慢的统治者还要可怕。
他摇着羽扇、眯缝着眼的神态,将谄媚与阴毒融合得浑然天成,每次躬身行礼时微垂的眼睑下,藏着的都是权力阶层的傲慢与算计。这种角色塑造,不仅是对原著的精彩演绎,更是对现实中那些伪善者的辛辣讽刺。太白金星看似慈眉善目,实则是天庭腐朽统治的帮凶,用糖衣炮弹粉饰天庭对孙悟空的压迫与剥削,将 “招安” 变成温水煮青蛙的陷阱。
而孙悟空的形象更是影片的灵魂所在。脸谱画的面庞具有中国特色,头戴凤翅紫金冠,身披锁子黄金甲,脚踏藕丝步云履,火眼金睛闪烁着不羁的光芒,爱憎分明,动作敏捷灵动,仅从外形设计上,便将 “齐天大圣” 的英武与霸气展现得淋漓尽致。其性格更是鲜活立体,既有花果山称王时的率性洒脱、天真烂漫,又有面对不公时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的刚烈果敢。当他发现弼马温不过是天庭的羞辱,便扯下官服,打出南天门;在识破 “齐天大圣” 有名无实的骗局后,更是竖起 “齐天大圣,到此一游” 的大旗,与天庭公然对抗。这种敢爱敢恨、不畏强权的反抗精神,恰似一把利刃,直插天庭腐朽统治的心脏。
孙悟空的反抗,绝非单纯的暴力宣泄。他追求的是平等与尊严 —凭什么强者要向腐朽的秩序低头?当他打翻炼丹炉,挥舞金箍棒横扫天兵天将时,飞溅的火光与破碎的天宫建筑,恰似对旧秩序的宣战。影片通过传统戏曲式的配乐与浓烈的色彩碰撞,将这场对抗渲染成一场浪漫主义的革命史诗。孙悟空大闹天宫,不仅是角色的呐喊,更暗合了那个时代人们对打破枷锁、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共鸣。在今天重看这部动画,依然能感受到其跨越时空的生命力,反抗精神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