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销主站
当前位置:互联网+国际关系   >  期末考试  >   作业显示

姓名:杨倩
学号:202325101258
班级:国际3班
提交日期:2024/12/6

《寻梦环游记》——死亡并非终点,遗忘才是

《寻梦环游记》主要讲述一个12岁的小男孩米格尔的故事。米格尔是一个鞋匠家庭的孩子,他自幼有一个音乐梦,但家庭中禁止音乐,因为他们认为音乐给他们带来了不幸。在一次秘密追寻音乐梦的过程中,米格尔不小心进入了亡灵世界,在这里他遇见了家人们的灵魂,并得到了他们的祝福去歌唱,最终重返人间。电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从故事的内容开展,音乐,人物设计、色彩搭配以及主题都是非常有讲究的。第一次看这部影片是在我刚上高中时,那时的我,对影片的感悟仅止于表面,未能全然领略其深邃的哲理内涵。及至大学时期,我再度重温这部佳作心境已迥然不同,对影片的体会也随之深刻了许多。

首先是这部影片的主题,它主要是围绕梦想、亲情以及死亡为主题开展的。虽然表面上是一成不变的主题,但是他从“遗忘比死亡更可怕”的独特视角突破传统教育观念对“死亡”的界定,也并非以过于悲伤的态度去讲述死亡,而是将“死亡”与“亲情”紧密结合起来,减轻我们对于亡灵世界的恐惧。亲情是亘通古今的主题,也是全人类所一致的共同情感。电影中亡灵的世界有一套自己的生存法则:亡灵的世界靠记忆存在,如果亲友记忆中还记得你,把你的照片供奉起来,你就能在亡灵节,走过花瓣桥去探望他们。即死者灵魂存在,需要凭借生者对死者的记忆,一旦生者世界没有人再记得死者,亡灵便彻底消失。而死者灵魂要想与生者实现对话,则需要获得生者的肯定,在生者世界的家里摆放遗像或灵位,从而在亡灵节这一天实现生死的重聚。米格追逐音乐梦看似与家人反对他追求音乐梦有矛盾,实则不然。在他进入亡灵世界的时候,家人给了他很多的关心和帮助。个人梦想和亲情之间难免会有矛盾,有时我们需要妥协,但也可以寻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

从色彩搭配方面看。整部影片主要是营造了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亡灵世界。两者有比较清晰的分界线,从色彩的搭配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差别。真实世界整体采用的是色调高、色调对比弱、饱和度低的用色,亡灵世界则采用的是色调低、色彩对比大的用色,在这种安排下,影片色彩亮的更亮,暗的更暗,造成的视觉反差和对比。我们看色调就能知道叙事的时间和空间关系,很容易区分出来。整部影片的色调也是高饱和暖色调,这些画面让人觉得温馨快乐。在亡灵世界,建筑色彩丰富,和现实世界是如出一辙的。橙红色的万寿菊花瓣布满了各个角落,橙红色就像火一样照亮亡灵世界的黑暗与冰冷,让人感觉温暖。虽然是死亡话题,但却热烈轻快色彩运用极具感染力,从温暖的橙色到冷静的蓝色,色彩不仅为观众提供了视觉上的享受,也巧妙地传达了情感和主题。

这部影片的音乐也很有特色。《请记住我》(Remember Me)作为《寻梦环游记》的主题曲多次以背景音乐的形式在影片中出现,朴实的歌词搭配温暖的吉他旋律,瞬间让观众沉浸在故事中,这首歌在不同的情境中传达出不同的韵味,对于烘托情绪氛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埃克托来说,他所弹唱的《请记住我》寄托着对女儿的爱与思念;对于太奶奶可可通过歌谣《请记住我》唤起太奶奶与高祖父的亲密回忆,而这也成功唤起高祖父于在世亲人脑海中的记忆,避免了高祖父在亡灵世界的终极死亡。这首歌代表着儿时与父亲的美好回忆。此时对《请记住我》的解读不能仅停留在歌曲本身,还要看到其中承载着的父女之情、家人之爱。歌曲《请记住我》在整个故事背景的诠释下更能触动心灵最深处,唤醒人们情感记忆,引起听众强烈的情感共鸣。音乐作为一种无障碍的情感交流方式,能够将跨越文化的情感认同融为一体。

    很喜欢影片里的一句话:“死亡并非终点,遗忘才是。”看完这部影片我对于死亡的看法有些许改变。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的教育,都鲜少触及死亡这一沉重而哀伤的话题。我们总是刻意回避,所以这也正是清明节祭祖这一习俗的深远意义所在。它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纪念,更是一种情感的传承与延续。通过祭祖,我们铭记先人的恩泽与教诲,感受那份跨越时空、永不消逝的亲情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