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韩睿
学号:202326503015
班级:国际3班
提交日期:2025/6/4
标签的牢笼 ——《疯狂动物城》观后感
《疯狂动物城》这部电影,我在而是便曾看过,而今重新打开它,似乎内心有了不一样的体会,儿时的自己只能看到浮于表面的剧情,喜欢它的画风,里面各种动物的不同幽默。现在我看到了里面的多元、偏见、保护、以及不同动物之间的深刻感情。
在我看来《疯狂动物城》它绝对不是只给小朋友看的一部动画电影。它上映在2016年,在那一年世界是多元化的、包容的、开放的、拥有无尽幻想的。但是当幻想的泡沫被打破我们回到现实去应对属于自己的无力。
其实在最开始《疯狂动物城》这部电影并不是现在所看到的阳光明媚的版本,而是以尼克视角所刻画的一个黑暗的都市,在那里动物城是由食草动物所管理的,每一个肉食动物在成年后都会被带上驯服项圈,一旦产生情绪波动便会放出电击提醒,而有些食草动物为了寻开心会故意激起食肉动物的情绪触发电击,食草动物占据着绝对的优势,童年时期的尼克就目睹过肉食动物的种种生存困境,日常生活中不可以快乐激动,人生的未来整个都是黑暗的,他也尝试过用一些黑暗手段挣扎,创办了让肉食动物得到片刻解放的游乐园,然后因为利益问题被举报,进了监狱。要是按照原版这样写,无疑是把所有问题的解决全部压在了尼克一人身上,之无疑是冒险和不稳定的,在一个城市化高度发展,各种规则被深刻刻印在脑海中的社会,单凭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改变的。这就违背了原本的初衷无法做到深刻且理解。
那么应运而生的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版本,当单一主角出现在动画中无疑是单薄的,当幻想破灭那绝对是致命的,就这样,朱迪出现了,以一种完全明媚张扬的性格引出了一个明面上十分温馨,肉食动物和食草动物能够和睦相处的动物城。在新的版本中小个子兔子朱迪怀揣成为警察的梦想,通过努力成功考入警察局却因偏见只能当交通警。她决心证明自己,接手了一起神秘案件肉食动物失踪案。为了破案,朱迪不情愿地胁迫了街头狡猾的狐狸尼克的帮忙。
这对看似不可能的搭档深入城市各个角落调查,发现失踪案背后隐藏着一个能让温顺食肉动物发狂的惊天阴谋。在追寻真相的过程中,他们不仅遭遇重重危险,更直面了动物城中根深蒂固的偏见与歧视。最终,朱迪和尼克放下成见,通力合作,揭露了副市长的阴谋,维护了动物城的多元与包容,成为了真正的英雄和挚友。
其实这一切无非是偏见与质疑,朱迪因为是兔子被看不起,尼克因为是狐狸而被认为是骗子,肉食动物被贴上“发狂”“野蛮”的标签,成为让社会惶恐的靶子。可是我们深刻想一想,这难道不是我们现在社会也会存在的固有偏见吗?偏见是无意识的,语言暴力、文化暴力其实都是偏见,种族差异,性别差异,阶级差异等方式又何尝不是偏见呢。
动物城标榜"Anyone can be anything",但实现梦想之路布满荆棘,就像是朱迪,它需要付出比旁人多百倍的努力才能得到认可,尼克原本也是一个善良的狐狸,但是因为童年的被欺骗,他不得不收起了自己的善良,伪装起自己。在乌托邦的虚假下,需要制度的维护。其中一节的小故事无一不是侧面的表述。如:树懒"闪电"反讽官僚效率、仓鼠黑帮颠覆体型霸权、"午夜嚎叫"阴谋直指媒体操纵舆论。导演用动物的语言,去讽刺社会中存在的不平衡,存在的资本霸权。在幽默搞笑中引人深思。
整部电影我觉得他的最伟大之处就是,用幽默有趣的动画可爱的动物形象,去告诉孩子们,要像朱迪一样勇于追梦,不怕困难,成功的路上总是坎坷和艰难的总是存在偏见和歧视的,但是这些终究会成为冲公路上的垫脚石,会磨练自身。同时也让人们反思偏见这一现象的存在。动物城里没有魔法,一切的美好都是来自每一个平凡的个体所付出的努力。每个人都相信自己可以改变。这或许就是我们想要的童话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