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之谷》观后感
在我们还没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时就已经有不少人站出来高举环保的旗帜了。《瓦尔登湖》 、《 寂静的春天》、《沙乡年鉴》 、《增长的极限》 等就是很好的例子。不光是文学作品,电影、艺术等领域也都充斥着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反思。下面是我观看宫崎骏的电影作品《风之谷》之后对于环境保护的一些感悟。
宫崎骏是日本的一位著名的动漫家,他的作品广受关注和好评,除了作品本身极具观赏价值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将动画上升到了人文的高度。如果说艺术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话,那么他的电影则形是动画,实则高于动画。曾经有人这么评价他:“夜晚的深空可以没有月亮,但日本的动漫绝不可没有宫崎骏。”这句评价是--点儿也不夸张的,在宫崎骏的一-系列重要作品中,通过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想象和奇异的构思,反映出了当代社会对于生态问题的忽视,并传达出现今生态危机的忧虑。
《风之谷》于1984年3月在日本上映,讲述了一个生活在风之谷的公主娜乌西卡凭借自己的努力不断化解人类和王虫之间矛盾的故事。一千年前世界产业文明达到巅峰后,经历了一场称之为"火之七日"的灾难而毁于一旦,世界大部分被一种名叫腐海的新生态体系所覆盖,残存的人类只能在腐海之外的土地.上生存。年轻的公主为了人类的存亡多次进入腐海之中,凭借着智慧和跨越种族的大爱,解开了数千年来腐海为何存在的秘密,也慢慢改变了敌国对于腐海的看法,并一次次化解了人类和王虫之间的矛盾。
整个电影也是集成了宫崎骏动画的特点,虽然故事温暖平和,但却含有深刻的含义。通过娜乌西卡与阿斯贝鲁陷入流沙后的意外发现,明面上解释了腐海存在的意义其实是为了净化这个被污染的世界,但实际上是利用动画中主人公了解到的真相,来凸显出现实中人类和大自然之间的对比:大自然其实更显得宽容大度,人类会因为各种理由不断污染世界,但世界只会默默的用吸收污染来达到自我净化的目的。这样的深刻隐喻使得这部动画影片有了实实在在的现实意义,也使得观影者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会细细琢磨自己的行为,尽量减少产生不必要的污染物。
在《风之谷》这部电影中,宫崎骏不仅仅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是- -种共生关系,他还间接的隐喻了人类所造成的污染的后果,影片中娜乌西卡他们虽然知道了腐海的真相,但腐海依旧还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扩张,就算在影片后期库夏娜打算用巨神兵的力量摧毀腐海,但也只不过是妄想罢了,因为在最后愤怒的王虫大军面前,人类其实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因此,宫崎骏利用这样的剧情设定,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这些观众: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其实根本不存在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因此我们不应该为了自己的短期利益而不断给大自然造成破坏,我们可以为了制造纸张而伐树,但也要学会为了保护水土而不断种树,我们可以为了生产化工品而排泄废弃品,但我们也要学会通过一些手段过滤掉废弃品中的有毒物质再进行排放,学会与大自然共生,我们最后才不会陷入到如同《风之谷》这部影片中所描述那样人在自然面前只能苟延残喘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