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销主站
当前位置:互联网+国际关系   >  期末考试  >   作业显示

姓名:王应政
学号:202326802038
班级:国际3班
提交日期:2025/6/11

《进击的巨人:最终季》:一场关于自由与宿命的残酷史诗

作为巨人的忠实粉丝,我想写一篇巨人的影评。当《进击的巨人》最终季的序幕拉开,曾经的热血少年艾伦·耶格尔已不再是那个高喊“驱逐巨人”的愤怒男孩,而是成为了一个眼神冰冷、背负着无尽仇恨与决断的“恶魔”。最终季不再只是人类与巨人的战争,而是将矛盾升级至民族、历史、仇恨与自由的终极拷问。它撕碎了少年漫画的外壳,以近乎残酷的叙事,让观众直面一个无解的命题:在仇恨的锁链中,真正的自由是否存在?

从热血到绝望:叙事基调的彻底颠覆

《进击的巨人》前三季构建了一个“人类VS巨人的生存之战,观众习惯于在调查兵团的牺牲与热血中寻找希望。然而,最终季彻底颠覆了这一模式——巨人不再是最大的威胁,真正的敌人是人类自己。马莱与艾尔迪亚的百年仇恨、世界对恶魔后裔的恐惧、艾伦的极端复仇计划……故事从单纯的战斗演变为一场无法调和的民族冲突。 

谏山创的笔锋在此变得无比锋利,他让角色们深陷道德困境:阿尔敏的谈判理想是否只是天真?吉克的安乐死计划是否算另一种救赎?而艾伦的地鸣灭世,究竟是自由,还是另一种奴役?最终季不再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逼迫观众思考:在仇恨的轮回里,是否真的存在正确的选择? 

角色崩坏与重构:英雄?恶魔?还是凡人?

艾伦·耶格尔的转变,是最终季最具冲击力的部分。他从一个为自由而战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冷漠的灭世者。他的自由早已不再是个人意志的解放,而是以极端手段斩断仇恨的锁链。他的疯狂并非毫无逻辑,而是源于对未来的绝望预知——“如果结局早已注定,那我的挣扎还有什么意义? 

而阿尔敏与三笠,则成为了“人性”的象征。阿尔敏仍然相信对话与理解的可能,三笠则在“忠诚”与“自我”之间痛苦挣扎。他们的存在,让故事不至于彻底滑向虚无,却也无力改变艾伦的决断。最终季最残忍的地方,莫过于让曾经并肩作战的伙伴,最终站在对立面,互相厮杀。 

战争的真实与动画的震撼表现

MAPPA接手最终季的制作后,画风与WIT Studio时期有所不同,但战争的残酷性却被刻画得更加真实。马莱战士的无奈、艾尔迪亚人的悲剧、普通士兵在战场上的渺小……动画通过细腻的分镜与压抑的色调,展现了战争中没有真正的赢家。 

地鸣的降临,是动画史上最震撼的末日场景之一。无数超大型巨人踏平大陆,火焰与尸骸铺满大地,幸存者的哀嚎与艾伦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这一幕不仅是对灭世的具象化,更是对观众心理的终极拷问——如果换做是你,会按下这个按钮吗?

自由与宿命的终极悖论

《进击的巨人》最终季的核心矛盾,是“自由”与“宿命”的对抗。艾伦看到了未来,却发现自己所做的一切只是在推动既定命运;他渴望自由,却成为了仇恨的奴隶。最终,他选择了最极端的道路,却也印证了自由本身的虚幻——真正的自由,或许从来就不存在。

故事的结局充满争议,但或许这正是谏山创的意图——在仇恨的螺旋中,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艾伦的灭世计划失败了,世界仍未真正和解,但幸存者们仍在努力活下去。这或许就是《进击的巨人》留给我们的最后思考:在残酷的世界里,真正的自由,或许仅仅是继续前行的勇气。 

结语:一部无法被简单定义的杰作

《进击的巨人:最终季》不是一部让人“爽快”的作品,它充满痛苦、矛盾与无解的问题。但正是这种复杂性,让它超越了普通的热血动漫,成为一部关于人性、战争与自由的深刻寓言。它逼迫观众直面最黑暗的抉择,却也在这黑暗中,留下了一丝微弱的光——那便是人类无论如何挣扎,仍不愿放弃的希望”。

如果你能接受它的残酷,那么它将成为你心中无法磨灭的震撼之作;如果你无法认同它的结局,那也恰恰证明了它的价值——真正的艺术,从来不是为了取悦,而是为了让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