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销主站
当前位置:互联网+国际关系   >  期末考试  >   作业显示

姓名:阳心洁
学号:202426506049
班级:国际3班
提交日期:2025/6/9

《哪吒之魔童闹海》绘画及影评

绘画作品链接 http://xhslink.com/a/3vU3IHtVJ1xeb


破茧成蝶,重塑英雄—《哪吒之魔童闹
海》观后感

“我是谁,我⾃⼰说了才算!”当这句熟悉的呐喊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再次响起,那个混
元珠转世、浑⾝是“刺”的魔童,已不再是陈塘关百姓眼中的灾祸,⽽是在成⻓与救赎中,挣
脱命运枷锁的英雄。这部电影以更宏⼤的世界观、更深刻的情感脉络,续写了属于哪吒,也属
于每个追光者的热⾎篇章。

影⽚开场,便将天地格局铺展开来。⻰族与天庭的恩怨、万⻰甲背后的悲壮,为故事蒙上厚重
的宿命感。⽽哪吒与敖丙,这对“命运共同体”,在经历天劫后的重⽣与挣扎,成为贯穿始终的
情感锚点。相较于前作,《魔童闹海》的叙事更具张⼒,它不再局限于“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个
体觉醒,⽽是将这份抗争融⼊三界秩序的变⾰中,让哪吒的成⻓,与⻰族的救赎、天庭的腐朽
形成鲜明对照,每⼀次⽭盾冲突,都在叩问“何为正义,何为善恶”。

动画特效的升级,是影⽚最直观的震撼。当哪吒三头六臂战海妖,混天绫搅得四海翻腾,⽔墨
与光影交融的特效,将东⽅美学演绎到极致。⽕焰的⾚红、海⽔的湛蓝,在激烈对战中碰撞出
视觉盛宴,却⼜不失细腻Ì哪吒发丝被海⻛扬起的弧度,敖丙⻰鳞在⽉光下的幽光,都让⻆
⾊鲜活可触。尤其是“闹海”名场⾯,海浪化作巨⻰,与哪吒的魔焰交织,传统神话意象与现
代动画技术完美融合,让⼈恍若置⾝神话现场,感受那份原始的磅礴与浪漫。

但真正打动⼈⼼的,仍是⻆⾊的灵魂。哪吒的“混不吝”下,藏着对认可的渴望。他故意搞破
坏,是孩童式的“求关注”;他为百姓战海妖,是⽤⾏动证明“我能守护”。这种成⻓不是突然
的顿悟,⽽是在⼀次次“被误解―反抗―和解”中,慢慢撕掉“魔童”标签,学会与⾃⼰、与
世界和解。敖丙则在“⻰族使命”与“个⼈情谊”间痛苦挣扎,他的犹豫与抉择,让“⻰族”
这⼀符号化的群体,有了个体的温度Ì他们不是单纯的反派,⽽是被压迫千年、渴望挣脱牢
笼的“困兽”,敖丙的每⼀步,都踩在⻰族兴衰与⾃我救赎的⼑刃上。

影⽚的“破局”,亦藏在对“英雄”的重新定义。没有完美⽆缺的救世主,哪吒会怕、会疼、会
迷茫,他的英雄之路,是带着⼀⾝伤疤,在质疑声中跌跌撞撞前⾏。⽽⻰族的抗争,不再是简
单的“正邪对抗”,⽽是弱势群体对命运枷锁的冲击Ì当万⻰甲在敖丙⾝上闪耀,那不仅是⼒
量的象征,更是千年冤屈的呐喊。这种对“英雄”的解构与重塑,让故事有了现实关照:每个
在⽣活中挣扎的⼈,何尝不是在与“命运”闹海,在他⼈的眼光与⾃我的坚守中,寻找存在的
意义?

当然,影⽚并⾮⼗全⼗美。宏⼤世界观的铺陈,让部分情节稍显仓促,⻰族⽀线的挖掘仍可更
深;对“善恶”的探讨,虽有突破,却未完全跳出“正邪对抗”的框架。但这些瑕疵,不妨碍
它成为⼀部值得深思的作品Ì它让我们看到,国漫的“闹海”,不只是技术的狂欢,更是⽂化
内核的深耕。从《⼤圣归来》到《哪吒》系列,国漫在“神话重述”中,注⼊的是当代⼈的困
惑与思考:我们如何⾯对偏⻅?如何挣脱群体宿命?⼜如何在破碎中重建⾃我?

⾛出影院,哪吒那满⾝⽕焰却眼神坚定的⾝影,仍在脑海燃烧。这部电影,是给所有“不被看
好”者的礼物Ì它说,哪怕你是“魔丸”,哪怕世界对你千般误解,只要守住内⼼那团“我要
成为⾃⼰”的⽕焰,就能在⼈⽣的“东海”中,闹得惊天动地,游出属于⾃⼰的天地。这,或
许就是国漫崛起的意义:⽤东⽅故事,讲现代⼈的挣扎与成⻓,让每个平凡的我们,都能在银
幕的光影⾥,找到与命运死磕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