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销主站
当前位置:互联网+国际关系   >  期末考试  >   作业显示

姓名:熊梦丽
学号:202325101046
班级:国际4班
提交日期:2024/12/25

《哪吒之魔童降世》:宿命的抗争与自我救赎

《哪吒之魔童降世》:宿命的抗争与自我救赎

《哪吒之魔童降世》改编自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但影片中的哪吒与传统的哪吒形象大相径庭。在影片中,哪吒被塑造成了一个“魔童”,一出生就背负着“妖怪”的骂名,受到世人的误解和排斥。在这部影片中, 哪吒的形象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叛逆少年,而是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和意义。影片围绕哪吒与宿命的抗争展开,展现了一个从“魔童”到“英雄”的蜕变过程,深刻探讨了命运、自我认知与抗争这一主题。

故事背景设定在天地灵气孕育出一颗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将其提炼成灵珠和魔丸。灵珠投胎为人,助周伐纣;魔丸则会诞出魔王,为祸人间。元始天尊将灵珠赐予陈塘关李靖之子哪吒,但因太乙真人的疏忽,灵珠和魔丸被掉包,哪吒成为了魔丸转世。哪吒生性顽劣,常惹是生非,从一出生就背负着“魔丸”的宿命,被世人视为妖怪和异类。陈塘关的百姓对他避之不及,甚至要求除掉他。面对外界的歧视和恐惧,哪吒内心充满了愤怒和孤独。他试图以恶作剧和破坏来回应这个世界,但内心深处却仍然渴望被认可和接受。然而,哪吒并未屈服于宿命。他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不应由他人定义,更不应被宿命所束缚。他开始反抗,不仅是对外界的偏见和歧视,更是对宿命本身的抗争。哪吒的父母李靖和殷夫人用无条件的爱和智慧教化他,让他感受到了亲情的力量和温暖。亲情之爱,成为了哪吒抗争宿命的强大动力。

友情对哪吒而言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友谊,他才体会到了自己渴望已久的被人关怀是什么感觉。哪吒心里是很在意朋友的,从小被孤立长大的哪吒,在敖丙面前却展露出小孩子该有的调皮与任性,因为敖丙的出现他不再孤单。在敖丙问哪吒为什么不杀他的时候,中景镜头背面拍摄下的哪吒说你是我唯一的朋友,体现了哪吒对于自己与敖丙这段感情的重视。哪吒稚嫩的心里一直执着地将敖丙当成他至亲的好友,敖丙对他的好,使从小就被孤立起的哪吒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友情的温暖,他甚至不惜为敖丙对抗天命。最后敖丙牵住了哪吒的手,两个人的手在特写下被放大,两个人友谊的最终结果也在此刻得到了答案。

在影片的高潮部分,哪吒面对即将降临的天劫,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抗争。他不再逃避自己的命运,而是勇敢地站出来,用自己的力量去保护陈塘关的百姓。这一刻,哪吒完成了从“魔童”到“英雄”的转变,实现了逆天改命,他的善行终于被大众所看到,也让世人改变了对他的成见。

哪吒的抗争不仅是对宿命的挑战,更是对自我价值的追寻和肯定。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即使是被预言为“魔丸”的转世,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抗争,成为拯救生灵的英雄。他曾坚定地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说了才算!”这种精神,是对命运的不屈不挠,也是对自我认同的坚定追求。影片通过哪吒的故事,向我们传递了一个重要的思想:我们并非宿命的囚徒,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命运,成为真正的自己。

《哪吒之魔童降世》通过哪吒对宿命的抗争和自我救赎的故事,深刻探讨了命运、自我认知与抗争的主题。我们在感动和思考中,获得了对生命和命运的全新认识。“我命由我不由天”这句台词,成为了电影中最为人传诵的经典名句,激励着我们每个人面对困境时要坚持自我,勇于抗争,将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