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销主站
当前位置:互联网+国际关系   >  期末考试  >   作业显示

姓名:李玉喜
学号:202326603013
班级:国际4班
提交日期:2025/6/15

《时间之子》:离别是为了下一次重逢的漫长等待

在当前国产动画电影市场中,以神话为题材的IP改编作品占据了半壁江山。从《大圣归来》到《哪吒》,再到一系列“封神宇宙”和“西游宇宙”的衍生作品,这些作品虽然借助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现了动画艺术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无限潜力,但也逐渐引起了观众对于题材同质化的审美疲劳。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时间之子》脱颖而出。

《时间之子》一开始播放,我以为它主要探讨的是亲情主题,但随着剧情推进,似乎又与爱情紧密相连。直至剧末的惊人转折,它似乎超越了爱情的范畴,向我们展示了如何正确面对和理解离别。实际上,时空扭转这一题材在国际上并不鲜见,要想在其中脱颖而出并取得出色的效果,确实颇具难度。同时,尝试以一种“正能量”的方式来表现“离别”这一深刻主题,无疑是一项挑战。然而,这部电影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这部电影以离别为棱镜,将亲情、友情、爱情折射出令人心醉神迷的光芒,让人忍不住沉浸其中,感受着那些细腻而又深刻的情感。

影片开始,渔村少女千晓怀揣着对大都会的憧憬,意外上了“贼船”,在机缘巧合下掉进海里,意外与时轮结缘,获得了操控时间的超能力,也因此与向往自由的冷面杀手十七的命运紧紧交织。从一开始的“一日时轮搭子”再到后来一次次奇幻冒险,他们之间的爱情如同雨后春笋,富有生机与活力。就像十七在执行任务时冷酷无情,却会因为千晓的一句“你笑起来真好看”而手足无措;千晓明明知道时轮暗藏危机,却也会坚定地选择与十七并肩作战。影片很巧妙地利用时间暂停这项超能力,将十七与千晓之间的爱情具象化,但是在甜蜜的背后,时间差异带来的残酷现实渐渐显露出来。因为时轮,千晓永远青春,十七终将老去,这个矛盾的命题如同爱情里最锋利的双刃剑。这种“向死而生”的爱情像极了现实中明知结果如何却依然选择飞蛾扑火,动人又残忍,充满着无边的悲剧色彩。

友情在这部影片中如同快乐源泉。话痨摄影师阿木用他的摄像头记录着同伴们的冒险,看似吊儿郎当不靠谱的他却会在关键时刻提供最靠谱的帮助。当千晓执意要闯入大都会救十七时,阿木嘴上念叨着“你疯了吧”,却还是会把油门踩到底;当十七被敌人围困时,他会鼓起勇气拿起摄像机当武器,大喊“兄弟别怕”。这种现实而又笨拙,笨拙而又真诚的守护,何尝不是成年人的友谊的真实写照?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藏在时光里的亲情。当到最后真相揭晓,那个总在厨房忙碌,拯救过千晓的“老爷爷”,竟然是衰老的十七!在那一刻,所有铺垫与伏笔,所有反转与线索都通通变成催泪弹。十七用皱纹与白发交换着陪伴千晓的时光,把自己浓烈的爱意转化为清晨的粥,傍晚的灯。容貌衰老、体力衰退,但爱意只增不减。在千晓失忆后,十七用爷爷的身份去守护她,这种错位的深情,比告白更加揪心。影片用细腻的笔触,将爱情向亲情的脱变描绘得自然又无比震撼——原来深沉的爱,都会在漫长岁月中沉淀,融入骨血。

除去情节的刻画与人物的设定,从视觉到听觉,《时间之子》都展现出顶级动画的水准。从海派建筑到未来科技场景;从时轮瞬移到扭转时空的特效,每一帧都可以截图当壁纸。另外,团队还非常善于用声音讲故事,轻快的口哨暗示着甜蜜的初见,大提琴的低沉烘托出离别的哀伤,甚至是角色奔跑的呼吸声都变成了渲染情绪的有力武器。

当然,这部电影最勾引我的,还是它用奇幻外衣包裹住的最普世的情感命题:我们该如何面对注定的离别?到底是要向佐先生一样与时间为敌,还是如十七一般坦然接受?谁知道呢?影片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在十七与千晓的爱情里或许给出了一个答案:离别是为了下一次重逢的漫长等待。或许离别早已不是终点,那些被时间刻下的爱与温暖,早已经成为我们对抗孤独的铠甲,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