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罗珊
学号:202225501079
班级:国际1班
提交日期:2025/6/14
《起风了》:在风中追寻梦想与生命的诗意栖居
在这个学期的“中外经典动画赏析”课上,我们观看了多部横跨东西方的动画杰作。《长安三万里》展现了大唐群星的璀璨理想与情谊,展现出走向现代的“盛世情结”;《起风了》探讨了梦想、战争与生命的复杂关系,可称谓“昭和的执念”;《埃及王子》以圣经中“出埃及记”为蓝本,讲述了摩西带领以色列人挣脱埃及法老奴役、走向自由的故事,传递出信仰的力量······
然而,在所有观看的影片中,《起风了》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作为动画大师宫崎骏的收官之作,《起风了》是逆向飞翔的“非典型”宫崎骏作品,其打破了其以往奇幻童话的创作范式。影片以零式战斗机设计者堀越二郎的真实人生为蓝本,将现实历史、航空梦想与战争阴影交织,呈现出一部充满诗性哲思的“反战寓言”。这部作品没有龙猫或魔法少女,却以细腻的笔触探讨了理想主义者的生存困境,成为宫崎骏创作生涯中最具人文深度的动画之一。
《起风了》的叙事艺术体现在其巧妙编织的“风”与“梦”两条线索上。这两条线索相互交织,共同构建了影片丰富而深邃的主题内涵。
“风”暗喻飞机、命运与爱情。影片中反复出现的“风”与“飞行”意象,既是堀越二郎对航空技术的纯粹追求,也暗喻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力感。宫崎骏通过二郎的梦境让其与意大利飞机设计师卡普罗尼的对话,构建了一个超越现实的理想国——在那里,飞机只是“美丽的梦想载体”,而非战争机器。这种对技术纯粹性的向往,与现实中飞机沦为杀戮工具的矛盾,形成了尖锐的伦理拷问。而在爱情线索的处理上,影片同样体现出"风"的隐喻特质。菜穗子与二郎的爱情线,被刻意淡化戏剧冲突而强化诗意表达。肺结核的设定让爱情成为“风中残烛”,但菜穗子在病榻上完成的绘画、二人短暂的山居时光,却诠释了“起风了,唯有努力生存”的真谛——在不可抗的命运面前,渺小个体的尊严与温柔反而更加耀眼。影片对历史背景的处理同样值得玩味,宫崎骏通过关东大地震、经济萧条等历史场景,隐晦批判军国主义对科技的扭曲。片中德国人卡斯托普的台词“日本会烧成灰烬”,以及二郎最终目睹零式战机残骸的梦境,都指向创作者对战争的非暴力控诉。这些精心设计的细节,共同构成了梦想与现实之间永恒的悖论与张力。
影片中的风,也是时代的风。它带着战争的硝烟味,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命运。二郎的飞机制造梦想被卷入战争的漩涡,他的才华被用于制造战争武器。这股时代的风是无奈的,它让人物在梦想与现实、爱情与责任之间不断挣扎。二郎知道自己制造的飞机将会带来战争的灾难,但他也无法割舍对飞机制造的热爱。
“梦”作为本片的另一重要线索,同时也是本片剧情铺垫的一个重要手法,既指代男主角的飞机梦想,又暗喻了宫崎骏的日本梦。在影片中,“梦”呈现出两个相互关联的维度:技术之梦、国家之梦,共同构成了一个关于现代性困境的多声部寓言。技术之梦在二郎身上体现得最为直接。他从小痴迷飞行器的设计,这种执着近乎宗教般的虔诚。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梦想成为了大多数人眼中的“梦”,他们连“想”的时间都十分缺乏,更别提“想”的自由。然而,
二郎却是一个愿意为梦想交付一切的人。他的飞机梦,不仅是个人的追求,也是对那个时代精神的致敬。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刻意淡化了飞机的军事用途,而强调其作为“纯粹美”的载体。在二郎与卡普罗尼的梦中对话里,飞机被诗意地描述为“银色的梦想”,这种理想化的表述暗示了技术原始的乌托邦属性。国家之梦则通过历史背景的铺陈若隐若现。昭和初期的日本正深陷"富国强兵"的现代化焦虑中,二郎的航空梦不可避免地与国家的军事野心交织在一起。影片中多个细节表现出,在战争体制下,即便是最纯粹的科学追求也难以逃脱政治意识形态的浸染。这两个维度的“梦”最终在影片中形成了复杂的对话关系,从而进一步展现出宫崎骏的日本梦。
影片中一句经典台词“会传染的”将理想、爱情与历史命运杂糅在一起。当菜穗子轻抚着二郎的脸颊说出这句话时,表面上指的是肺结核的病菌传染,深层却隐喻着理想与热情的感染力。就像二郎对飞行的痴迷“传染”给了菜穗子,让她也爱上了描绘飞机;就像军国主义的狂热“传染”了整个日本社会,让技术理想沦为战争工具;就像时代的洪流“传染”给每个个体,让所有人都无法独善其身。宫崎骏用这样一个生活化的细节,道出了个体在宏大历史叙事中的无力感——当风起时,我们既是被感染者,也是不自觉的传播者。
除去这部电影的境界内涵,它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点:美!场景太美了!每一帧都美!卡普罗尼出现的梦境场景以高饱和度色彩和失重构图呈现,给人一种强烈的真实感,让人置身于“希望“的光芒中,虽然这与现实的灰暗形成对比,但这个场景确实做到了极大的“反差感”。二郎与菜穗子在云端漫步的段落,通过流动的云层和透明光影,真真切切让人感受到爱情的甜蜜与美好。对历史细节的严谨还原与超现实元素在这部影片中同时出现,却能做到相得益彰,毫无撕裂感。
《起风了》表面讲述飞机设计师的故事,内核却是所有理想主义者的精神镜像。在技术异化、战争阴云仍未消散的今天,宫崎骏通过这部作品发出诘问:当理想被时代裹挟,我们是否还能守住初心?影片给出的答案或许是二郎那句“飞机不是战争工具,而是美梦的结晶”——即便知道梦想可能被玷污,人类依然需要仰望星空。在影片的结尾,风依旧在吹,二郎的梦想或许实现了,但他也失去了很多。而他和菜穗子之间那如诗般的爱情,也永远留在了风中,成为了观众心中一段凄美而难忘的回忆。宫崎骏通过这部电影,让我们感受到了“风”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深刻意义,也让我们在起风的世界里,对梦想和爱情有了新的思考。在绝望中坚持希望的勇气,正是动画作为艺术形式的最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