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程瑛莹
学号:202225002045
班级:国际5班
提交日期:2025/6/9
命运的枷锁与爱的觉醒:《哪吒2:魔童闹海》的成长寓言
2025年春节,一部盯着黑眼圈的“魔童”点燃了中国动漫银幕。《哪吒2:魔童闹海》以破百亿的票房成绩登顶中国影史,成为现象级文化事件。当银幕上的哪吒手持火尖枪刺破东海龙宫的穹顶,混天绫在岩浆与冰棱的碰撞中燃烧出赤金光芒时,突然意识到这部续作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英雄叙事。从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逆天改命”“我命由我不由天”到《哪吒2:魔童闹海》的“重塑命运”,饺子导演用5年的时间再创佳作,构建了一个关于成长,反抗与爱的东方寓言。在这部电影当中,哪吒不再是单纯的叛逆者,而是在命运齿轮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宿命,成为探寻人性真谛的觉醒者。
影片开篇便将观众拉入命运的深渊:天劫后哪吒与敖丙肉身消散,东海龙王敖广为子复仇掀起惊涛骇浪,玉虚宫的天规戒律如无形枷锁束缚众生。这种双重困境构成了命运的双螺旋——既有外部强权的压迫,又有内心魔性的挣扎。哪吒在塑造肉身的过程中,不仅要对抗敖光的龙族大军,更要面对灵珠魔丸融合后的力量失控。当他在幽冥界看到无数被天规吞噬是怨灵时,那句“小爷是魔,那又如何”的呐喊,不再是青春期的叛逆,而是对命运的深刻叩问。而敖丙这个背负龙族复兴使命的灵珠,在父亲的期许与哪吒的友情自己撕裂。当敖光用龙鳞枷锁锁住他的咽喉时,敖丙眼中的挣扎与最终的觉醒,形如现代人被传统规训束缚。这冲突在敖光最终说出“父辈的经验毕竟是过往,你的路还得自己闯”达到高潮,从而完成了从压迫到自我觉醒的蜕变。除此之外,这篇影片还以锋利的笔触划破了身份标签的虚妄。申公豹的那一句“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在第一部中投下阴影,而在本片中这座大山被彻底爆破。“妖族行善不成恶,仙人作怪亦是魔”——影片借助天津口音的鱿鱼精之口道出惊天真相。善恶的边界在行动中被重新勘定,正呼应了当代青年反抗标签化,拒绝被定义的集体诉求。
如果说《哪吒1》的核心是“打破偏见”,那么《哪吒2》则聚焦于“爱的觉醒”。影片通过三重情感维度,构建了一副关于爱的光谱。
亲情的悖论
李靖夫妇对哪吒的爱是无条件接纳,尽管哪吒从一出生就是魔丸转世,但李靖夫妇并没有因此而厌恶哪吒,反而是不断的保护,照顾他,在本片中殷夫人为救哪吒甘愿灵肉消散时,她的牺牲打破了传统孝道的束缚,让观众看到父母之爱不再是一味的控制与改造,而是理解与成全。
友情的淬炼
身为魔丸转世和灵珠转世的哪吒与敖丙,从一开始的站在对立面,升华到“共赴鸿蒙”的羁绊,在熔岩荒原的并肩作战、在幽冥界的生死相托、在敖丙为哪吒挡下致命一击,让二者的友情跨越了种族与身份的隔阂,相互信任,更是对生命共同体的深刻认同。
族群的和解
从第一部陈塘关百姓知道哪吒是魔童转世的排斥与恐惧,到为其筑起防御工事;从龙族起初对人族的仇恨,到最后与哪吒他们一起共同对抗天规。这种群体的意识的转变,暗含了现代的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人族,妖族,仙族三方的博弈,揭示了心中的偏见若要消除,则需要打破双方对立的思维定式。
影片在视觉呈现上达到了国产动画的新高度。从陈塘关瀑布倾泻的防御工程到龙宫熔岩荒原以及最后时刻,妖族共同对抗天族那一刻的动画描绘,每一帧都承载这中式美学的想象力。动态水墨渲染技术将中华传统山水画意境以及混天绫的飘动轨迹暗合书法笔意。即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美学,又创造了美博朋克式的未来感。在动作设计上,哪吒与土拨鼠部族的擂台战,水上竹林与申公豹的交锋不仅形成了视觉盛宴,更暗含了对中华传统武术精神的诠释。《哪吒2》通过多项技术突破实现视觉革命与工业化升级。不仅提升了画面精度,和物理真实性,更构建了中国动画自主技术体系,推动行业标准向全球领先迈进。
影片对仙界体系的结构充满了现实隐喻。玉虚宫代表着权利中心,通过规训实施对人族、妖族进行控制,本质却是对“爱”的毁灭与规训。表面上仙族行侠仗义,实则是无量仙翁打压异族的工具;升仙考核看似公平,实则是眠灭人性的训练,根本就是现代的“洗脑”,变成仙族的一把利剑。这种权力的批判在申公豹角色上更明显的显现出来:“你连结巴都改不了,还想改命”,揭示了体制对个体的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