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邹佳丽
学号:202225708007
班级:国际5班
提交日期:2025/6/1
《寻梦环游记》——用美学与亲情叩击灵魂的墨西哥奇幻之旅
《寻梦环游记》——用美学与亲情叩击灵魂的墨西哥奇幻之旅
《寻梦环游记》不仅是一部动画,更是一部关于生命、记忆与爱的哲学诗。它用极致的美学与真挚的情感告诉我们:“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而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文化爱好上,亦或是追求情感共鸣,都能在这部电影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感动。
用动画编织一场跨越生死的生命寓言,在皮克斯的动画世界里,死亡从未如此绚烂,记忆从未如此厚重,而生命也从未如此轻盈。当《寻梦环游记》用墨西哥的万寿菊花瓣铺就一座金色的桥,将生与死、遗忘与铭记、离别与重逢编织成一场光影的狂欢时,我仿佛触摸到了动画艺术最动人的灵魂——它不仅是视觉的奇观,更是情感的容器,用最天真的笔触叩击最深邃的人性命题。影片以墨西哥传统节日“亡灵节”为背景,用高饱和度的红、黄、绿等色彩构建了生者世界与亡灵之地的视觉冲击。生者世界的暖色调(如米格尔家中的橙黄)与亡灵世界的奇幻斑斓(如万寿菊桥的金色花瓣)形成对比,既传递了节日的热烈,也隐喻了生死之间的温暖联结。墨西哥人认为“死亡是生命的延续”,亡灵节不是哀悼而是欢庆。电影通过爱波瑞吉神兽、剪纸艺术、骷髅等元素,打破了对死亡的恐惧,赋予其爱与记忆的浪漫意义。
影片提出“遗忘才是终极死亡”的哲思。米格通过亡灵世界的冒险,唤醒了太奶奶可可对父亲的记忆,揭示了亲情超越生死的真谛。家族的误解最终因爱消融,传递了“沟通与理解”的温情内核,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不妨多些耐心,倾听彼此和沟通。在“遗忘”中寻找生命的重量,影片中最令人心碎的设定,是亡灵因被生者遗忘而彻底消散的“终极死亡”。埃克托在照片前一遍遍哼唱《Remember Me》时的颤抖,可可奶奶记忆模糊时手中紧攥的残破相片,这些细节让“记忆”这个虚无的概念化作具象的眼泪。动画通过角色造型的渐变强化情感冲击:埃克托的骷髅身躯从诙谐到脆弱,米格的吉他琴弦从执拗到温柔,可可奶奶的皱纹里藏着一个女儿对父亲跨越时空的思念。当米格用歌声唤醒太奶奶的记忆时,动画镜头从现实的老屋缓缓抬升,穿过屋顶的星光直抵亡灵世界的花瓣雨——这一刻,动画的蒙太奇语言让生者与逝者、过去与当下在同一个画面中共振,血缘的羁绊超越了物理的界限。
影片中米格的追梦热情以及对音乐的陶醉非常打动我,小孩的热爱是纯粹和热烈的,而大人就多了很多顾虑。除此之外,米格的积极主动也给了我很多启示,包括在屋顶布置了自己的音乐小屋,去参加音乐比赛,一直在行动和探索,这也导致他最终凭借自己的势力,让德拉库斯注意到自己。反观我自己,很多时候把热爱停留在情感层面。
主题曲《Remember Me》贯穿全片,从欢快的庆典版到深情的摇篮曲,音乐成为连接生者与亡灵的情感载体。墨西哥传统乐器(如吉他、班卓琴)的运用,可以让我们沉浸于热情奔放的拉丁文化中,除此之外里面的插曲都非常的好听,各有特色,本人超喜欢祖母伊梅尔达意外登上舞台后唱的歌《La Llorana》。
《寻梦环游记》扎根于墨西哥的亡灵节文化,却让全世界观众为之落泪,这正是动画作为文化媒介的魔力。骷髅糖果、剪纸灵坛、街头乐队……这些异域符号被动画赋予了一种温暖的陌生感。当米格家族围坐在餐桌前争吵与和解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墨西哥家庭的剪影,更是人类对“归属感”的共同渴望。影片用动画特有的夸张与变形(比如德拉库鲁的浮华造型与虚伪笑容)解构了成功与名利的虚妄,又用埃克托为女儿写歌的朴素场景,重新定义了“伟大”的内涵——真正的传奇,是平凡人用爱镌刻在时光里的痕迹。
动画是记忆的永生术,它用线条、色彩与音符将易逝的生命定格为永恒的故事。当我们在银幕前为可可奶奶的眼泪心碎,为埃克托的拥抱微笑时,我们也在参与一场记忆的传递——就像亡灵节上摇曳的烛火,动画让我们相信:只要还有人愿意讲述、愿意倾听,那些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消失。而这,或许就是动画艺术最温柔的使命:在遗忘的洪流中,打捞爱的骸骨,让它们在光影中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