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林芊妤
学号:202325002093
班级:国际5班
提交日期:2025/6/4
《寻梦环游记》—在爱的记忆消失前请记住我
在墨西哥亡灵节的绚烂色彩中,皮克斯用《寻梦环游记》编织了一场跨越生死的心灵对话。这部以音乐为纽带、以记忆为桥梁的动画电影,不仅将墨西哥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向世界,更以深刻的哲学思考叩击着观众的灵魂。当万寿菊花瓣铺就的桥梁在银幕上展开,当《Remember
Me》的旋律在耳畔响起,我们终于懂得:生命的终点不是死亡,而是被所爱之人遗忘。
一、亡灵世界的文化密码
电影以墨西哥亡灵节为背景,将骷髅、剪纸、万寿菊等元素化作充满诗意的符号。亡灵世界的建筑如糖果般绚丽,骷髅们化着精致妆容载歌载舞,这种对死亡的浪漫化呈现,颠覆了人们对“阴间”的固有认知。万寿菊在墨西哥文化中象征太阳的光芒,影片中它不仅是连接生死的桥梁,更是记忆的具象化表达——花瓣铺就的道路指引亡灵归家,正如记忆的丝线维系着生者与逝者的情感纽带。剪纸艺术作为亡灵节的传统装饰,在影片开场以动态形式讲述家族故事,既奠定了文化基调,又暗示了记忆的可传承性。
导演对细节的雕琢令人惊叹:亡灵世界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墨西哥殖民时期的巴洛克元素与现代艺术感,骷髅们的服饰纹样源自阿兹特克文明的图腾,连米格的墨西哥无毛犬但丁,其形象设计也参考了中美洲古老的犬类雕塑。这些文化符号的精准运用,使亡灵世界成为墨西哥文化的微缩景观,让观众在奇幻旅程中沉浸式感受异国情调。
二、音乐与亲情的双重变奏
音乐在影片中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米格追逐的梦想,也是解开家族秘密的钥匙。主题曲《Remember Me》以三种形态贯穿全片,恰似命运的三重奏。当埃克托为襁褓中的可可轻声哼唱时,它是父爱的私语;当德拉库斯将其改编为摇滚金曲时,它沦为名利的工具;而当米格在病榻前为垂垂老矣的可可弹唱时,它终于回归本真,成为唤醒记忆的魔法。这种变奏不仅展现了音乐的多面性,更隐喻了梦想与亲情的博弈。
米格的冒险之旅本质上是一场身份认同的追寻。他从最初对家族禁令的叛逆,到在亡灵世界发现曾曾祖父的真相,最终领悟到“家人是比梦想更重要的事”。这个转变通过音乐完成——当他放下吉他向家人求助时,音乐不再是对抗的武器,而是和解的媒介。影片中多次出现的吉他特写极具象征意义:从德拉库斯镶满珠宝的华丽吉他,到埃克托那把破旧却充满故事的木吉他,乐器的变迁暗示着音乐本质的回归。
三、遗忘与铭记的哲学思辨
墨西哥民间传说中的“三重死亡”概念,为影片注入了深刻的哲学内涵。当米格在亡灵世界目睹无名骷髅因被遗忘而灰飞烟灭时,观众切实感受到被世界彻底抹去的恐惧。这种对“社会性死亡”的具象化呈现,使死亡不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终结,而是记忆消逝的过程。影片通过可可对父亲的记忆守护,以及米格家族最终接纳音乐的转变,传递出“记忆即永生”的生命观——只要有人记得,逝者就永远活在生者的心中。
导演巧妙地将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交织。米格家族对音乐的禁忌源于对埃克托的误解,而这种误解本质上是记忆的断层。当米格揭开德拉库斯的虚伪面具,不仅为埃克托正名,更修复了家族记忆的裂痕。这种对历史真相的追寻,暗合了墨西哥文化中“正视过去才能走向未来”的价值观。影片结尾,可可在记忆消逝前轻声唤出“爸爸”,这个瞬间既是个人情感的迸发,也是对集体记忆力量的礼赞。
四、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皮克斯的动画技术在《寻梦环游记》中达到新高度。亡灵世界的灯光设计堪称一绝:夜晚的城市被蓝紫色调笼罩,骷髅们的骨骼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荧光,营造出神秘而温暖的氛围;而白天的场景则采用高饱和度的色彩,如万寿菊的金黄、剪纸的鲜红,充满节日的喜庆感。角色表情的细腻程度令人惊叹,尤其是可可的老年形象,每一道皱纹、每一次眼神流转都传递出复杂的情感,让观众忘记这是一个动画角色。
音乐与画面的配合堪称典范。当米格在亡灵世界第一次弹奏《Remember Me》时,镜头随着旋律在城市中穿梭,骷髅们随着节奏翩翩起舞,音乐成为连接个体与群体的纽带。而在埃克托与可可的回忆片段中,黑白画面与暖色调交替出现,配合吉他的拨弦声,将观众瞬间拉回过去的时光。这种声画同步的手法,使情感表达更具冲击力。
《寻梦环游记》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触及灵魂的生命教育。它用墨西哥亡灵节的狂欢表象,包裹着对死亡、记忆、亲情的深刻思考,让观众在欢笑与泪水中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当银幕上的万寿菊花瓣随风飘散,我们终于明白:真正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爱与记忆的消逝。正如埃克托在影片中所说:“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这部电影用温暖的笔触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爱,只要记忆长存,那些离开的人就永远与我们同在。在这个意义上,《寻梦环游记》本身也成为了一种永恒——它让每一个看过的人,都记住了那个关于生命、死亡与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