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销主站
当前位置:互联网+国际关系   >  期末考试  >   作业显示

姓名:易龙跃
学号:202425502005
班级:国际1班
提交日期:2025/6/5

俄乌冲突中的网络战:互联网重塑国际关系的新视角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已深度融入国际关系的各个层面,俄乌冲突中的网络战便是这一背景下的典型案例。自2022年冲突爆发以来,网络空间成为俄乌双方激烈交锋的重要战场,其影响远远超出了传统军事冲突的范畴,深刻改变了国际社会对战争与国际关系的认知。网络战不仅直接影响冲突双方的战略决策和军事行动,还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关于网络安全、主权国家权益、国际秩序等诸多问题的广泛讨论,成为研究互联网与国际关系互动的绝佳样本。

 

二、俄乌冲突中网络战的主要表现

2.1 网络攻击手段多样

2.1.1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

在冲突爆发前,2022114日至224日期间,乌克兰的外交部、教育部、内政部、能源部等70多个政府网站遭到来自俄罗斯的DDoS网络攻击而关闭 ,导致这些部门的线上业务陷入瘫痪,信息无法正常发布和传播,极大地影响了乌克兰政府的日常运作和对外沟通能力。224 - 26日,俄罗斯约1亿台设备遭DDoS攻击,电视台无法访问,民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受到严重阻碍,社会秩序面临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2.1.2 数据擦除恶意软件攻击

113日,一款针对乌克兰政府和商业实体的新型破坏性擦除恶意软件WhisperGate出现,执行多阶段攻击,目标指向乌克兰的政府、非营利组织和信息技术实体。223日,名为HermeticWiper的新型数据擦除恶意软件在乌克兰的数百台重要计算机上被发现,涉及乌克兰的金融和政府承包商,导致相关组织的系统设备数据遭到恶意删除,数据的丢失对乌克兰的经济活动和政府决策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破坏了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完整性。

 

2.2 网络舆论战激烈

冲突初期,俄方依靠网络战和电子战等压制乌方通信系统和网络连接,并利用这些优势不断地主动发布战场进展,抢占了各大媒体的头条。例如,2022226日,俄罗斯国防部在外网率先宣布摧毁了乌克兰军队的87辆坦克、28个多管火箭炮系统以及8艘快艇,一共摧毁了821个乌克兰军事目标 ,在国际舆论场上先声夺人。而乌克兰及西方媒体也不甘示弱,进行反驳和反击,乌克兰宣称已经有3500多名俄军阵亡,近200人被俘;西方媒体大量转发乌克兰称蛇岛13名乌克兰士兵在面对俄舰炮击的威胁时英勇抵抗并在轰炸中丧生的消息。此后,俄罗斯媒体又进行反驳,称80多名投诚的乌克兰边防军已被从蛇岛送至塞瓦斯托波尔。

同时,Facebook的母公司Meta在与乌克兰的冲突期间,禁止俄罗斯官方媒体在其所有平台上投放广告;微软从其全球微软应用商店中删除了俄罗斯新闻应用程序,计划降低Bing上相同新闻媒体的搜索结果的优先级,并将禁止俄罗斯国家赞助的广告;苹果在俄罗斯以外国家/地区的App Store中删除了俄新闻应用程序;FacebookYoutube删除并封禁了散布乌克兰虚假信息的俄罗斯账户;Twitter封禁了数十个散布乌克兰虚假信息的俄罗斯账户。这些西方科技巨头的举措严重限制了俄罗斯在国际舆论场上的发声渠道,使得俄罗斯在舆论战中处于劣势,影响了国际社会对冲突的认知和态度。

三、网络战背后的行为主体分析

 3.1 国家行为体

俄罗斯和乌克兰作为冲突的直接当事方,都积极投入网络战。俄罗斯拥有专业的网络部队,具备强大的网络攻击和防御能力,其对乌克兰的网络攻击旨在削弱乌克兰的军事指挥系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以及舆论宣传能力,以配合其军事行动。乌克兰也组建了自己的网络战力量,如“IT军队”,虽然表面上是民间黑客组织,但实际上与乌克兰国防和情报系统关系密切,其核心成员可能就来自这些系统。乌克兰通过发动网络攻击来反击俄罗斯,保护本国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并试图在舆论战中扭转局势。

 

此外,美国作为国际政治中的重要力量,也深度介入俄乌冲突的网络战。美军网络司令部和国家安全局派遣国家级网络部队介入冲突,对俄罗斯实施进攻性网络行动以支援乌克兰。美国还通过网络平台散布俄罗斯即将进攻乌克兰的舆论,引导国际舆论走向,为其在俄乌冲突中的政治立场服务。美国的介入使得俄乌冲突中的网络战更加复杂,加剧了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对抗。

 

3.2 非国家行为体

支持俄罗斯的非国家级黑客组织,如ContiZatoichiKillnetXakNet等,积极参与网络战。以Killnet为例,该组织擅长使用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发送大量请求,导致计算机系统超载或瘫痪,使之无法提供正常的网络服务。2022516日,Killnet以“恐俄症”为由,正式宣布向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罗马尼亚、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乌克兰、波兰十个国家发起网络战。2022810日,Killnet宣布入侵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网站,并导致该公司的员工授权系统、NASA卡和RSA授权系统崩坏,公司所有求职者的资料被黑,展示了非国家行为体在网络战中的影响力。

 

支持乌克兰的非国家级黑客组织,如匿名者(Anonymous)、幽灵安全(Ghostsec)、反对西方(ATW)、SHDWsec等也十分活跃。匿名者至少已经攻击2500多个俄罗斯网站,被其攻击的单位包括军队、中央银行、航天部门、油气公司等多个领域,泄露出的数据相当庞大。202264日,匿名者宣布入侵俄罗斯顶级律师事务所Rustam Kurmaev and Partners,并从中窃取电子邮件、法庭文件、客户文件等大量数据,目前,被盗数据已被公开在DDoSecrets上,对俄罗斯的相关机构和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声誉和经济损失。

这些非国家行为体的参与使得俄乌冲突中的网络战更加复杂和难以控制,他们不受国家间传统战争规则的约束,行动更加灵活多样,但也增加了冲突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四、网络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4.1 冲击传统国际关系格局

4.1.1 改变国家间力量对比

在俄乌冲突的网络战中,网络技术实力成为影响国家间力量对比的重要因素。具备先进网络技术和强大网络战能力的国家能够在冲突中占据优势,通过网络攻击削弱对手的关键基础设施、军事指挥系统和舆论宣传能力,从而改变战场上的力量平衡。例如,俄罗斯在网络战初期对乌克兰政府网站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攻击,使得乌克兰在军事行动和信息传播方面面临巨大压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在冲突中的应对能力。而美国等西方国家凭借其在互联网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对全球主流媒体、社交平台的掌控,在舆论战中占据主导地位,影响国际社会对冲突的认知和态度,进而影响国家间的力量对比和国际关系格局。

 

4.1.2 削弱主权国家的传统主权权力

网络空间的跨国性使得传统的国家主权边界在网络战中变得模糊。国家难以完全掌控本国网络空间的安全,来自外部的网络攻击可以轻易突破物理边界,对国家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政府机构和公民个人信息造成威胁。例如,俄乌冲突中双方的网络攻击跨越国界,导致对方国家的政府网站瘫痪、数据被窃取或删除,这严重侵犯了对方国家的主权权力。同时,非国家行为体的参与进一步削弱了主权国家对网络空间的管控能力,使得主权国家在维护本国网络安全和国家利益方面面临更大的挑战。

 

4.2 加剧国际紧张局势与冲突风险

4.2.1 引发网络军备竞赛

俄乌冲突中的网络战展示了网络武器的巨大威力,引发了国际社会对网络安全的高度关注,促使各国纷纷加大对网络战能力的投入,引发网络军备竞赛。各国不断研发和升级网络攻击和防御技术,组建专业的网络部队,加强网络安全战略规划。这种网络军备竞赛不仅增加了国家间的不信任和紧张关系,还可能导致网络冲突的风险不断上升,一旦发生误判或冲突升级,可能引发大规模的网络战争,对全球网络安全和国际关系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4.2.2 网络冲突的外溢效应

 

网络战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冲突双方,还具有明显的外溢效应。一方面,网络攻击可能会波及到其他国家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导致全球网络安全形势恶化。例如,在俄乌冲突中,一些网络攻击事件可能会影响到国际金融机构、能源公司等跨国企业的网络系统,进而影响全球经济的稳定运行。另一方面,网络战引发的舆论战和信息战也会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影响国际社会的舆论导向和公众认知,加剧国际社会的分裂和对立,进一步破坏国际关系的稳定。

 

4.3 推动国际网络安全合作的需求

4.3.1 凸显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俄乌冲突中的网络战让国际社会深刻认识到,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应对。网络攻击的跨国性和复杂性使得国际合作成为维护网络安全的必然选择。例如,在冲突中,各国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都面临着来自不同方向的网络攻击威胁,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共享情报、技术和资源,才能有效防范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同时,国际合作也有助于制定统一的网络安全规则和标准,规范各国在网络空间的行为,减少网络冲突的发生。

 

4.3.2 现有合作机制的困境与挑战

尽管国际社会已经意识到网络安全合作的重要性,但目前的国际合作机制仍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一方面,各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利益诉求存在差异,难以达成一致的合作协议。例如,不同国家对网络主权、网络攻击的定义和认定标准等问题存在分歧,导致在制定国际网络安全规则时难以形成共识。另一方面,现有的国际组织和合作框架在协调各国行动、应对网络安全威胁方面存在不足,缺乏有效的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难以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如何克服这些困境和挑战,建立更加有效的国际网络安全合作机制,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

 

五、结论

俄乌冲突中的网络战是互联网时代国际关系的一次深刻变革,其影响广泛而深远。通过多样的网络攻击手段、激烈的网络舆论战和频发的网络间谍活动,网络战不仅改变了俄乌双方在冲突中的战略态势,也对全球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冲击了传统国际关系格局,改变了国家间力量对比,削弱了主权国家的传统主权权力;加剧了国际紧张局势与冲突风险,引发网络军备竞赛和网络冲突的外溢效应;同时也推动了国际网络安全合作的需求,凸显了国际合作的必要性,但现有合作机制仍面临诸多困境与挑战。

展望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战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凸显。各国应加强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积极提升自身的网络防御能力和应对网络战的水平。同时,国际社会应共同努力,加强国际网络安全合作,建立健全国际网络安全规则和机制,以应对网络战带来的挑战,维护全球网络安全和国际关系的稳定。只有这样,才能在互联网时代实现和平与发展的目标,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稳定的国际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