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销主站
当前位置:互联网+国际关系   >  期末考试  >   作业显示

姓名:盛佳梦
学号:202326101097
班级:国际1班
提交日期:2024/12/7

互联网与国际关系:新时代的互动与挑战

  在21世纪的今天,互联网已经从一个单纯的信息传播工具,发展成为了一个驱动社会变革的内生力量。它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模式和思维习惯,更在深层次上重塑着国际关系的格局。本文将结合近期实事,探讨互联网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互联网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近年来,互联网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作用日益凸显。以美国大选为例,社交媒体平台如推特、脸书等在选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候选人利用社交媒体发布政见、吸引选民,同时网络水军、虚假信息等乱象也层出不穷。这不仅反映了互联网在政治传播中的巨大影响力,也暴露了网络空间治理的紧迫性。此外,互联网还推动了国际政治的多极化发展。传统的国际政治格局往往以少数几个大国为主导,但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能够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例如,通过网络平台,发展中国家能够更便捷地获取信息、发表观点,甚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互联网对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

  在全球化背景下,互联网已成为推动国际贸易和投资的重要力量。电子商务、数字贸易等新兴业态的快速发展,使得各国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中国为例,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与互联网经济的结合,推动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互联互通。然而,互联网也加剧了国际经济竞争的不平衡性。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在互联网技术和产业上的优势,形成了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压制。同时,数字鸿沟问题也日益凸显,使得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三、互联网对国际文化格局的影响

  互联网作为一种全球性的传播媒介,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跨国交流和融合。各种文化形式在网络空间中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多元共生的文化格局。例如,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使得世界各地的民间文化得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推广。然而,互联网也加剧了文化冲突和本土文化的消解。一些网络文化产品以美国好莱坞大片为代表,充斥着暴力、色情等元素,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本土文化造成了严重冲击。同时,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和开放性也使得一些恶意言论和虚假信息得以传播,影响了国际文化的和谐发展。四、互联网在国际安全领域的新挑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新领域。近年来,网络攻击、网络间谍等活动日益猖獗,严重威胁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安全。例如,2017年爆发的“想哭”勒索病毒席卷全球,给多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公共服务中断。此外,网络恐怖主义和网络战也成为国际安全的新威胁。恐怖分子利用互联网招募成员、传播极端思想,甚至策划和实施恐怖袭击。与此同时,一些国家也在加紧研发网络战武器,使得网络空间成为未来战争的重要战场。

五、互联网改变国家行为体

国家是国际关系中的主要行为体,每一轮重大的科技创新都会对国家政治格局带来重大的变化,信息技术也不例外。与其他科学技术不同的是,互联网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次科技革命,更是一场信息革命,信息成为数字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并且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认知方式等多个层面重构着社会,逐渐改变传统的国家权力边界。第一,互联网赋权公民和社会或许是网络时代与以往科技革命最大的不同。网络之所以能够对社会赋权是源于其革命性的传播方式,网民不仅是信息的消费者,还是信息的生产者和提供者,它颠覆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中公民个体仅仅作为信息接收者的被动地位,使得网民首次拥有了信息生产者和信息散播者的主导能力。权力是一种关系能力,它使得某个社会行为体能够以符合其意志、利益和价值观的方式,非对称地影响其他社会行为体的决定。互联网赋权后的个体和社会一方面可以借助互联网提供的便捷工具和平台参与公共事务,另一方面,网络的匿名性和快速传播放大了社会阴暗面的负面效应,为敌对势力、恐怖分子和不法分子提供了新的宣传渠道,社会心理、技术平台以及政治的结合也可能会带来社会的撕裂和分化,对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带来重大的挑战。

第二,互联网私营企业凭借其对数字关键资源的掌控能力,在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中获得了更大的影响力和主导权。随着互联网公司和平台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少数科技巨头所掌控的经济和社会资源几乎可以与民族国家相匹配。作为数字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主体,互联网企业是网络社会中最重要的技术节点和信息流动节点,它们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大力发展共享经济,一系列植根于代码和算法的新规范正在创建,并试图取代传统上由政府设定和主导的规范;借助于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互联网企业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工作的本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特别是会触及到传统上由国家主导的贸易、金融和财政系统的运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互联网企业被称作“破坏性的创新者”。此外,社交媒体打破了传统大众媒体的舆论垄断并且其影响力俨然已经超越了后者,成为网络时代的舆论场;社交媒体还可以凭借算法和人物画像等技术,具备了塑造社会行为和观念的能力,将传统上被国家政府所垄断的公权力“私有化”。 

第三,由于互联网对社会和私营部门的赋权,国家行为体传统的权力边界也遇到了新的挑战,国家不再是唯一具有巨大权力的社会行为体。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动摇着国家垄断军事力量的基础,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战争形态。一方面,政府和其他行为体的绝对权力边界都在向网络空间延伸,催生了新的权力;另一方面,国家和私营部门之间的相对权力边界发生了移动,企业对互联网关键基础设施和资源的掌控力显著增强,政府的主权行使能力受到了很大制约。国家外部主权面临的情形也是如此,即使是在经济和安全等传统的主权管辖范围内,例如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网络犯罪和数字贸易规则制定等,仅仅依靠传统的政府间治理机制已难以奏效,而互联网企业和非政府间组织则在积极参与到国际规则的制定中来。

六、应对互联网与国际关系挑战的策略

  面对互联网带来的国际关系挑战,各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和国际合作。首先,制定和完善网络空间法律法规,打击网络犯罪和网络恐怖主义活动。其次,加强国际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例如,通过签订双边或多边协议,建立网络安全合作机制,共同打击网络犯罪。此外,提升互联网治理能力也是关键所在。各国应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研发,提高网络空间的防御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同时,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高公众的信息识别能力和网络安全意识。总之,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力量,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国际关系的面貌。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来应对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