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蓝若瑶
学号:202226202061
班级:国际1班
提交日期:2025/6/5
互联网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与变革
摘要:本文探讨了互联网对国际关系的多方面影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其深刻改变了国际关系的格局。在经济领域,它弥合了部分国家间的发展差距,同时催生新经济模式;在政治方面,网络舆论成为影响国际政治关系的新因素;文化上,促进了全球文化交流但也带来 “文化入侵” 问题;军事上,改变了战争形态和军事格局。互联网在给国际关系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各国需积极应对,共同构建良好的网络空间国际秩序。
纵观人类历史,每一次重大技术变革都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互联网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自 20 世纪 60 年代诞生以来,尤其是在 90 年代后随着个人电脑和数字移动电话的普及,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将人类社会带入互联网时代。它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效率,推动全球化进程迅猛发展,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进而使国际关系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和变革趋势。深入研究互联网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对于各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制定合理的对外政策、参与国际事务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关键标准。在 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西欧的经济实力曾一度逼近美国,但 90 年代美国凭借对高科技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大力研发,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多数发达国家依靠雄厚的经济基础,大力投资信息技术研究,促使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相互促进,推动经济发展模式革新,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而经济落后国家由于网络信息建设水平较低,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不过,当前情况有所改变,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 “技术鸿沟” 正逐步缩小。众多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提升,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互联网技术打破了知识被大学、科研机构等长期垄断的局面,将全球不同国家的大学、科研机构、企业以及军事和政府等组织的网络连接起来,为各国特别是欠发达国家民众获取知识开辟了通道,推动知识传播与普及。远程教育的兴起,让人人接受教育逐渐成为现实,提高了欠发达国家民众的受教育水平,而这已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成为欠发达国家国家建设的重要引擎。
如今,新兴经济体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互联网技术在其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并且,随着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机器人技术、量子信息技术等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加速到来,欠发达国家若能抓住这一经济增长契机,将有望实现跨越式发展。
此外,互联网还催生了新的经济模式,如跨境电子商务等。通过互联网平台,企业能够突破地域限制,拓展全球市场,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时,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业态不断涌现,改变了传统的经济运行方式,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互联网为广大民众表达个人政治主张提供了重要平台,使普通民众能够参与政治决策。网民在网络上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汇聚形成网络舆论,成为民意集中表达的重要方式。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不得不重视这股力量,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府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公开性。在国际政治关系中,一国外交关系和对外政策往往是民众关注的焦点,民众的意见对政府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形成产生着重大影响。
然而,网络舆论若被恶意引导和滥用,也会对国际关系产生极大负面影响。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指出,个体融入群体后容易出现 “盲目”“冲动”“狂热”“轻信” 等特点。在网络环境下,如果虚假不实信息广泛传播,或者信息被断章取义、极具引导性地传播,将会对政府形成压力,造成恶劣社会影响,进而破坏国际政治关系。例如,某些别有 用心的势力在网络上散布谣言,煽动民众情绪,干扰正常的国际政治交往。
另外,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新型网络犯罪不断滋生。2017 年全球网络犯罪成本高达 6000 亿美元,约占全球 GDP 总额的 0.8%。网络犯罪不仅给世界各国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还严重威胁民众及国家的信息安全。面对这一全球性问题,各国开展合作、协同处理网络犯罪,符合各国共同利益诉求,成为必然选择。在打击网络犯罪方面,各国需要加强信息共享、技术合作和执法协作,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与稳定。
互联网作为全球化的信息传递媒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了全球化进程,极大地促进了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它打破了国家和地区之间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壁垒,跨越了地域、时间、文化、政治等因素的障碍,将世界变成一个信息交流系统的整体。借助互联网,人们足不出户便能了解别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同时,互联网技术催生的跨境电子商务,丰富了民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通过互联网,不同国家民众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相互了解不断加深,夯实了国家交往的民意基础,推动了真正意义上地球村时代的到来。
但与此同时,随着信息传递效率加快,时间和空间壁垒逐渐瓦解,建立在民族国家意识基础上的文化归属感受到冲击,出现了 “文化入侵” 现象。文化自信是民族的软实力和支撑力,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代的 “文化入侵” 具有主动性和自发性,更多表现为本民族对自身文化兴趣及自信的缺失,主动吸纳国民物质及精神生活水平较高国家的文化,且其中既有优质文化,也包含低俗文化。这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文化自信相对不足的民族和国家影响深远,可能对国际关系和民族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互联网促进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同时,应大力提倡文化自信,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动文化创新,提升文化软实力。
在以网络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浪潮下,美军率先推出网络中心战,引发了新军事革命。当今世界各国纷纷加速军事革命发展,在互联网作用下,信息主导成为战争制胜的关键因素,网络空间成为全新战场,各国都在积极推进军事转型。互联网技术带来了战争形态的革命性变化,对国际政治和军事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例如,在现代战争中,网络攻击可以瘫痪敌方的通信系统、指挥系统和关键基础设施,从而在战争中取得优势。
同时,多媒体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作为第四媒体,对战争的影响日益重要。其信息传播全球化、速度快、多向互动的特点,使各国民众能够迅速且较为准确地获取战争决策和进展等重要信息。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利用高科技新闻手段,近乎现场直播地对 “斩首行动”“震慑行动” 等进行集中报道,极大地削弱了伊拉克军民的战斗意志,加速了战争结束进程。此外,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传播技术,民众表达意愿更加便捷,针对战争的民意能够更集中、快速地表达出来,民众意愿对战争的制约作用显著增强。
互联网的发展深刻改变了国际关系的面貌,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为各国提供了发展机遇,如促进经济增长、推动文化交流、提升民众参与政治的程度等,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如网络犯罪、“文化入侵”、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以及军事安全威胁等。在互联网时代,各国应充分认识到这些变化,积极应对挑战,抓住发展机遇。一方面,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制定网络空间的国际规则,携手应对全球性问题,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要提升自身的网络技术水平和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保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同时,注重文化自信的培养,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只有这样,各国才能在互联网时代的国际关系中实现和平、稳定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