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陈阳
学号:202325711016
班级:国际1班
提交日期:2025/6/11
从 TikTok 事件看互联网时代国际关系的新特征与挑战
摘要:
本文以 TikTok 事件为切入点,分析互联网时代国际关系呈现的权力博弈数字化、非国家行为体崛起、文化传播冲突等新特征,探讨数字主权争议、国际舆论博弈、全球数字经济合作受阻等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
TikTok 事件;互联网;国际关系;数字主权;文化传播
一、引言
互联网技术推动数字产品成为国际竞争核心载体。源自中国的 TikTok 凭借算法优势和多元内容迅速覆盖全球超十亿用户,却在美国等国家遭遇 “数据安全威胁” 为由的限制措施。这一事件不仅是企业海外发展困境,更折射出互联网时代国际关系的深刻变革,亟需从理论层面剖析其内在逻辑。
二、TikTok 事件回顾
2017 年进入国际市场后,TikTok
以沉浸式短视频模式在年轻群体中迅速走红。2019 年起,美国政府以 “数据威胁国家安全” 为由启动多轮调查,特朗普政府曾试图强制其出售美国业务,拜登政府虽未全面封禁,但持续强化数据审查与内容监管。欧洲多国亦以隐私保护为由展开调查,形成对中国互联网企业的 “合规性围猎”。
三、互联网时代国际关系新特征
(一)权力博弈的数字化延伸
数字技术成为国家间权力博弈的新战场。美国以数据安全为名打压 TikTok,实质是借助其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主导地位,遏制中国互联网企业崛起并维护本土企业竞争优势。这种 “数字霸权” 体现了技术优势与规则话语权对全球数字经济格局的决定性作用 —— 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家可通过标准制定、市场准入等手段重构国际利益分配。
(二)非国家行为体影响力崛起
互联网削弱了主权国家对国际事务的单一主导权。TikTok 通过全球化运营积累超 10 亿用户,其内容生态影响用户文化认知与社交行为,甚至引发国家政策调整(如法国限制青少年使用时长)。这类非国家行为体以技术创新为纽带,突破传统地缘政治边界,推动国际关系主体从 “国家中心” 向 “多元共治” 转型。
(三)文化传播的全球化与冲突加剧
TikTok 的短视频传播模式打破文化交流的地域壁垒,非洲舞蹈、日韩流行文化等通过平台实现跨区域流动。但这种 “去中心化” 传播引发文化安全焦虑:西方社会担忧多元文化冲击其主流价值观,部分国家将 TikTok 视为 “文化渗透工具”。文化传播的全球化与本土保护主义的碰撞,成为互联网时代文明冲突的新表现。
四、TikTok 事件折射的国际关系新挑战
(一)数字主权界定与监管困境
数字主权作为国家主权在网络空间的延伸,核心争议在于数据控制权与平台管辖权。美国要求
TikTok 将数据存储于本土并接受审查,本质是主张 “数据属地主权”;而字节跳动坚持 “数据全球化存储 +
本地化合规” 模式,双方分歧源于缺乏统一的数字主权界定标准。跨境数据流动规则的缺位,导致各国陷入 “监管割据”,加剧数字领域的信任危机。
(二)国际舆论与话语权争夺
互联网成为国家间舆论博弈的主战场。西方主流媒体将 TikTok 标签化为 “中国监控工具”,而 TikTok 通过用户创作内容揭露政治干预的虚伪性,形成 “官方叙事” 与 “民间叙事” 的对抗。这种博弈本质是对全球信息传播渠道的控制权争夺 —— 掌握算法推荐、流量分配等技术优势的国家,更易塑造国际舆论导向,加剧信息不对称。
(三)全球数字经济合作受阻
TikTok 的全球化实践证明数字经济具备突破地理限制的潜力,但其遭遇的政治干预破坏了市场信任。美国等国家以 “国家安全” 为由实施技术封锁,不仅违背市场经济原则,更引发发展中国家对数字经济合作的担忧。这种 “数字保护主义” 阻碍技术创新共享,可能导致全球数字经济分裂为 “美式” 与 “非美式” 两个体系。
五、应对策略:构建多元共治的数字治理体系
(一)推进国际数字规则民主化建设
各国需通过联合国、G20 等多边机制,协商制定数字主权、数据跨境流动等领域的统一规则。例如,可借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的数据流动条款,建立 “安全可控 + 灵活包容” 的监管框架,避免单一国家主导规则制定。国际组织应发挥协调作用,推动发展中国家参与规则讨论,保障各国在数字领域的平等话语权。
(二)提升国家数字传播与舆论引导能力
中国需培育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平台,通过 “技术出海 + 内容出海” 双轮驱动,打破西方媒体的信息垄断。例如,鼓励短视频、直播等新型传播形态,以本土化内容生产(如海外创作者扶持计划)增强文化吸引力。同时,加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提升对网络舆情的预判与回应能力,以 “精准叙事” 对冲西方话语偏见。
(三)深化全球数字经济开放合作
各国应抵制数字霸权与贸易保护主义,建立跨境数据流动、数字服务税等领域的合作机制。中国可依托 “数字丝绸之路” 倡议,与沿线国家共建数字基础设施、分享技术标准,推动形成 “发展导向型” 数字经济生态。通过合作应对网络安全、数字鸿沟等全球性问题,将数字经济的技术红利转化为全球共同发展的新动能。
六、结论
TikTok 事件是互联网重塑国际关系的缩影,其背后是数字权力重构、文化认同冲突与全球治理缺位的深层矛盾。面对这场变革,各国唯有摒弃零和思维,在数字规则制定、舆论传播、经济合作等领域寻求共识,才能构建开放包容的网络空间,推动国际关系向公平合理的方向演进。未来,如何平衡国家安全与技术创新、文化保护与交流互鉴,将成为全球治理的核心命题。